男子比賽最精彩也最好看的部分就在這裡,一拍擊球就能夠扭轉局面轉守為攻,攻防轉換的銜接毫無疑問是區分普通球員和頂尖球員之間的分水嶺,而四巨頭的強大之處就在於他們能夠做得更好。

眼看著迪米特洛夫因為二發的疲軟陷入被動,但轉眼之間,一拍單手反拍就已經扭轉局面。

那麼,高文呢?

寸步不讓!

腳步紮實、重心穩健,全然沒有退讓,雙手反拍強勢迎前。

這次,高文沒有大引拍,而是儘可能收攏擊球動作,在小範圍內一個小拉拍,借力打力,並且依靠手腕的橫掃動作將角度撕扯開來——

斜線,依舊是斜線,但落點更淺、角度更大,以這樣的方式展開還擊。

強力,強硬,強勢,力量和力量的碰撞、反手和反手的對決,似乎又重新回到比賽前半場的熟悉模式。

迪米特洛夫,全然不懼,早就已經做好完全準備;更何況,討論反手對決撕開角度的話,單手反拍是絕對王者。

高文的回球落點,非常非常靠近邊線,距離底線有一大步,撕扯開來的角度直接就將迪米特洛夫拉扯出單打邊線,並且快速靠近雙打邊線。

卻見,迪米特洛夫一個跨步就已經順利到位,上半身迎前,單手反拍一個翻轉,在肩膀位置的高點往下擊打,手臂畫圓完全舒展開來,可以清晰感受到胸口開啟的張力和柔韌,力量瞬間迸發出一股氣浪。

赫!

全場一片驚呼,但聲音還沒有來得及湧動,就因為震撼和錯愕而自動掐斷,轉眼就再次陷入一片安靜。

在力量與速度的正面對決裡,迪米特洛夫的單手反拍完全不落下風,全身狀態提升到極致,進一步將角度撕扯開來,不僅強力還擊,同時還更進一步展開進攻,連續第二拍在反手位置朝著高文施壓。

這次,迪米特洛夫的回球,落在發球區底線小三角,幾乎相當於一個出色的外角發球,朝著雙打邊線之外躥出去,直接就將高文的腳步徹底拉出場外,整個場地完全清空,迪米特洛夫重新佔據上風。

當然,迪米特洛夫也沒有那麼輕鬆,因為發力也因為撕開角度,離心力和慣性拉扯著身體持續往外衝,重心不穩,他也付出了代價,沒有辦法第一時間返回球場內完成後續動作,他也需要一些時間。

同樣,高文也是如此。

那麼,如此局面下,高文會如何回應呢?

進一步撕開角度嗎?眼看著已經撕扯到極致的角度,還可以繼續拉開嗎?

抑或者是打破套路攻擊直線?

但這一次擊球的陷阱就在於,高文的身體已經完全拉出場外,如果選擇直線——

第一就需要面對一個相對短的直線空間,擊球線路稍稍不注意就會太長而導致出界。

第二則需要面對這一側的裁判椅,如同一個巨大的障礙物橫亙在直線的線路上,通路基本相當於一線天水平。

所以,高文會如何選擇,又或者說,高文應該如何選擇?

迪米特洛夫確實發揮到極致,給高文挖了一個大坑。

全場,萬眾矚目,卻看到高文腳步一蹬一頓,身體下蹲,雙手反拍變打為切,一個側切,完成擊球——

小球。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