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8 乾脆利落(第1/2頁)
章節報錯
一切,似曾相識。
從“2:1”領先開局,到“2:6”、“0:4”大比分落後,連丟九局,比賽完全呈現出一邊倒的劣勢。
如此場景、如此局面,著實太眼熟,從邁阿密到紐約,間隔五個月,卻好像看到同一場比賽。
所以,比賽就這樣了嗎?
“最高消費”,又要延續優良傳統了嗎?
……不會吧?
小茲維列夫,媒體盛讚的“天才”,包括他自己也自視甚高,隱隱以下一任世界第一、下一任球王自居。
結果,就這?
對於普通觀眾來說,他們不會時時刻刻關注網球賽事,自然也就不知道小茲維列夫在其他賽事的表現,目光全部聚集在大滿貫賽場上,現在在阿瑟阿什球場看到這樣一場比賽,失望之情著實難以掩飾。
但是,應該不會吧?
所謂“最高消費”,聽起來非常刺激,但只要對網球有任何基礎瞭解的觀眾就知道,這更像是一個玩笑。
不要說小茲維列夫這樣的天才少年了,巡迴賽裡世界排名前三百的球員也很少很少會陷入如此困境。
小茲維列夫,真的就那麼不堪一擊嗎?
答案,是否定的。
撇開主觀的喜惡,客觀來說,小茲維列夫的天賦與實力都是真實的,儘管現在還不夠成熟,但能力已經擺在那裡。
從一開始,高文就不認為“最高消費”能夠複製成功;本場比賽,這也從來都不是也不會是高文的目標。
事實,證明了這一點。
雖然連丟九局,但小茲維列夫依舊沒有放棄,他的驕傲完全被激發,迸發出難以置信的鬥志和信念,始終在拼搏始終在周旋,也許大部分時間都是底線來來回回的狼狽擊球,卻也沒有放棄拒絕投降。
磕磕絆絆地,小茲維列夫緊咬牙關在維持著比賽。
從戰術佈局層面來看,這是缺少章法的,純粹回到青少年時期的比賽方式;但從戰術應對層面來看,這是正確的,先咬住比賽再說,慢慢地尋找應對方式,依靠一股韌勁形成對抗,避免完全繳械。
啪。
伴隨著高文的一記回球下網,小茲維列夫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緊握雙拳,仰天長嘯,激情嘶吼出聲——
“1:4”。
保發成功。
終於!
繼第一盤第三局之後,小茲維列夫終於再次保住發球局,不僅結束了連丟九局的頹勢,而且打破“最高消費”魔咒。
意義重大。
這也是兩位球員碰面三次以來,小茲維列夫首次在一盤比賽裡拿到三局。
一次突破,也是一次壯舉。
說來,確實有些難以置信,久而久之,甚至如同心魔一般成為一個桎梏,以至於小茲維列夫也開始產生自我懷疑,即使在自己發球局裡拿到局點,也下意識地開始謹慎,試圖發力卻往往適得其反。
一直到現在——
小茲維列夫需要這樣的時刻,也需要這樣的宣洩,他就好像贏下全場比賽一樣,浩浩蕩蕩地憤怒咆哮。
憋屈,壓抑,茫然,困頓。
不僅是本場比賽,兩個人碰面的三次全部都是如此,那種錯雜的感覺現在終於打破,如同潛伏在水面底下許久許久,就在即將缺氧昏厥的時刻,浮出水面,新鮮的氧氣宛若暴雨一般洶湧進入胸膛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