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0 群雄割據(第1/2頁)
章節報錯
譁!
一片喧囂,熙熙攘攘的討論如同用力搖晃過後擰開瓶蓋的碳酸飲料一般,浩浩蕩蕩地全面炸裂開來。
多倫多,穆雷登頂。
辛辛那提,費德勒奪冠。
而德約科維奇,多倫多和辛辛那提雙雙闖入決賽卻雙雙落敗。
這絕對是今年目前為止沒有經歷的景象,Atp的混戰局面似乎在北美賽季推向一個全新巔峰。
重點,不在於穆雷的冠軍或者費德勒的冠軍,兩位都是巨頭球員,他們的勝利都非常具有說服力,沒有什麼值得質疑的。
重點,其實在於德約科維奇的“疲軟”,結束對陣穆雷的七連勝、對陣費德勒的三連勝,這只是一個縮影,再次喚醒澳網決賽輸給高文、法網決賽輸給瓦林卡的記憶,一切都是似曾相識的——
世界第一的穩定和強大毋庸置疑,非常具有統治力,今年三大滿貫全部晉級決賽,目前為止七項大師賽除了沒有參賽的馬德里之外全部闖入至少四強,如此表現足以笑傲群雄,當之無愧就是世界第一。
然而,屢屢在決賽舞臺碰壁,從高文到瓦林卡,更加具有爆發力更加具有衝擊力的球員總是能夠掀翻德約科維奇;現在來到北美夏天硬地賽季,從穆雷到費德勒,雙雙結束連敗,而且又是決賽舞臺。
所以,這意味著什麼?
當然,這是德約科維奇和他的教練團隊需要考慮的課題,但毫無疑問地,美網的競爭形勢全面開放。
今年目前為止的前三項大滿貫,整體局勢都比較清晰——
春天賽季,高文一騎絕塵,澳網、印第安維爾斯、邁阿密,橫掃千軍。
紅土賽季,德約科維奇和穆雷以不敗戰績進入羅蘭加洛斯。
草地賽季,德約科維奇和穆雷再次保持全勝登場溫布林登。
當然,“全勝”,並不意味著球員就一定能夠奪冠,而是一種形勢、一種局面,奪冠梯隊也就一目瞭然,儘管Atp正在迎來挑戰者聯盟和青春風暴的全面混戰,但整體而言,矚目焦點還是相對集中凝聚的。
而現在?
此次來到法拉盛,則不同——
沒有絕對強勢,沒有一馬當先,沒有最大熱門。
唯一能夠算得上“不敗金身”的就是費德勒,在辛辛那提不失一盤強勢登頂的表現確實非常具有說服力,但費德勒缺席了羅傑斯杯,身體與傷病的情況則需要打上一個問號;一站賽事也談不上全勝戰績。
畢竟,接下來是美網,全年最後一個大滿貫;同時也是因為傷病、體能、精神壓力而導致意外狀況最多的一項大滿貫,自費德勒之後整整六年都沒有人能夠衛冕男單冠軍,這就是最直觀的一組證據。
回顧一下去年,費德勒和德約科維奇雙雙止步半決賽的驚天冷門,即使是一年後的現在也還是震驚。
今年,未知則達到全新高度。
也許,費德勒,穆雷,德約科維奇,這可以算是第一梯隊,但每個人都有各自短板,優勢並不明顯。
也許,挑戰者聯盟能夠帶來驚喜,從多倫多的查迪到辛辛那提的多爾戈波洛夫,再到整個賽季表現明顯回暖的瓦林卡、加斯奎特,還有緩慢回升的菲洛佩茲、西里奇,再加上處於未知狀態的納達爾。
也許,青春風暴能夠再次把握機會,不僅僅是拉奧尼奇、迪米特洛夫、托米奇等人,還有更年輕的一群新星,蒂姆、小茲維列夫、丘裡奇、盧布列夫等等等等,另外還有一群暫時不曾聽說過的球員。
一切,皆有可能。
此時此刻就能夠深深感受到今年Atp的精彩,即將在紐約達到一個全新高度,確確實實呈現出群雄割據群雄逐鹿的百家爭鳴姿之勢,你來我往的正面碰撞接下來就將在法拉盛迎來紫禁之巔的巔峰對決。
誰,能夠登頂?
誰,又能夠成為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