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就是一個例子。

社交網路上,攻擊與詆譭鋪天蓋地,人均專家、人均醫生,甚至比專業人士更加權威也更加專業,信誓旦旦地用眼睛判斷傷病、用眼睛檢測禁藥,明明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他們就已經迫不及待展開攻擊。

受害者,又何止是高文一個?

甚至不止是公眾人物,現實生活裡千千萬萬的普通人,任何一個事件、任何一句言論都可能成為網路圍剿的目標,網路暴力正在節節攀升,並且達到一個難以置信的高度,成為當今時代的一個全新課題。

如果僅僅關注網路,難免產生一種“高文已經成為過街老鼠”的錯覺,不由產生一個困惑:

他,做錯了什麼嗎?

但是,離開那些數字和訊號編織出來的虛擬世界,回到現實,腳踏實地地感受現實生活裡的重量,卻猛然發現,那些攻擊那些謾罵那些詆譭那些惡毒那些血腥,消失得無影無蹤,似乎從來不曾存在過。

眼前這一幕,就是證明。

那一張張笑容綻放的臉孔,寫著幸福和激動,閃爍著感動與溫柔,燃燒著熱情與雀躍,綻放出萬丈光芒,就連清晨的金色陽光也黯然失色,鋪面而來的熱浪夾雜著汗水和眼淚的氣息在面板表面翩翩起舞。

他們,保持理智保持客觀保持激情,保持一顆依舊熱愛生活並且相信希望的心。

沒有人云亦云,沒有圍追堵截,沒有宣洩仇恨,而是發出自己的聲音,並且以實際行動表示自己的支援。

和那些嚷嚷著“再也不會觀看高文比賽卻從來不曾真正觀看過高文任何一場比賽更不要說買票前往現場觀賽”的網友們不同,這些才是現實生活裡真實存在的個體,同時也是勇敢為自己在乎事物發出聲音的存在。

在他們身上,能夠撥開雲霧看到隱藏在網路黑潮背後的真相。

所以,什麼是真實?

所以,那些隱藏在虛擬泡沫背後的惡毒與仇恨,有多少是真實的,有多少是真心實意針對高文的,有多少是真實鮮活存在的個體,有多少是經過獨立思考之後發表的觀點,有多少是言之有物的發聲?

所以,網路和現實之間的溝壑與錯位到底將帶來什麼變化?

所以,最重要也是唯一重要的,人們,應該相信什麼?

其實,高文並沒有開啟社交網路,他知道,沒有必要關注更沒有必要在意,但並不代表他一無所知。

記者的提問,高弘禮和江彥雲的擔憂,托比亞斯的謹慎,桑普拉斯的煩躁,佩爾特的沮喪,普蘭的關切。

細節,一個又一個地拼湊在一起,哪怕沒有開啟社交網路,高文也能夠想象那些鋪天蓋地的壓力。

然而,作為前任記者,高文試圖牢牢地抓住現實和真相,儘可能避免被捲入虛擬世界的泡沫之中,他依舊能夠清晰感受到眼前這片歡呼聲浪的熱度和能量,就這樣抓住腳踝,強勢宣告重力的存在。

這,才是真實。

心臟,狠狠收縮起來,一種難以言喻的熱忱與溫暖在胸腔裡激盪著洶湧著澎湃著。

他知道自己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他一直都知道,但此時此刻,前所未有地感受到這一點。

人群裡,高文看到一個瘦弱的身影高高舉起一個牌子,在洶湧人群裡幾乎就要被吞噬,搖搖欲墜,但那個身影依舊倔強而固執地高舉牌子,並且不斷跳躍,試圖展示自己的牌子,宣示自己的想法。

顛簸與混亂之中,高文看到了,微微一愣,眼眶微微有些溫熱,但嘴角的笑容卻沒有忍住上揚起來,高高地、肆意地、絢爛地綻放開來——

“伴我同行。”

他喜歡這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