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不尷尬,因為他們都需要消化的時間,也需要思考和沉澱的時間,腦海裡重新整理想法思考方案。

一時之間,沒有人開口,包括佩爾特也不例外。

反而是高文顯得最為冷靜。

整整一年前,彼時,他依舊是一位NCAA的非職業球員,沒有桑普拉斯也沒有阿加西,只有馬丁兼職指導,單槍匹馬拿著一張外卡準備闖蕩美國網球公開賽,那種滋味就好像首次進入麥當勞的孩子一般。

簡單來說,他就是準備去見世面的。

然而,情況也出現了一些波折,美網前一週參賽熱身的計劃因為外卡被取消而全部推翻,最後迫不得己只能乖乖留在學校繼續自己訓練。

高文也不想自己職業生涯首次踏上ATP職業級別賽事就是大滿貫,這不是計劃,但事情就這樣發生完了,所以沒有必要抱怨也沒有必要抗議,全心全意訓練,然後踏上球場開始擊球,這就已經足夠。

現在,也是一樣的。

按照計劃,高文準備完整熱身,從多倫多到辛辛那提,而後前往紐約,但意外傷病完全打亂了計劃。

所以呢?

競技體育就是這樣,意外無處不在,並不是所有球員都能夠在自己巔峰時期踏上世界盃決賽賽場並且拿出最佳狀態的,一切都需要一點點運氣,也正是因為如此,人們才說“運氣”也是實力的一部分。

“我已經做好退出半決賽的心理準備。”

高文開口了。

眾人紛紛抬頭看向高文,萬萬沒有想到,率先做出決定的居然是高文。

桑普拉斯有些意外,“高文,先讓我們商量看看整個情況,分析利弊得失,再做決定。”

高文嘴角輕輕上揚起來,“皮特,分析利弊,那是你們的工作,登場比賽則是我的。你們先聽聽我的想法,如何?”

眾人的視線紛紛聚集,托比亞斯欲言又止,但最後還是在高文的注視之中,將自己的話語吞嚥下去。

正如高文所說,那些利益得失的場外分析,不是他需要擔心的、也並非他擅長的,他終究只是一名球員,唯一需要考量的就是自己的身體和比賽,所以他能夠簡單地看待問題。

也許,高文的意見能夠給他們一些方向。

畢竟,他們的沉默就是因為腦海裡的利益分析著實太洶湧太複雜,如同一團亂麻,一時之間難以理清。

更何況,他們可以相信高文,對吧?

佩爾特有些意外,他反而是發出了聲音,“我以為你準備繼續嘗試看看。”

以他們對高文的瞭解,拒絕放棄拒絕投降戰鬥到底,這才是高文的一貫信念,從賽場內到賽場外都一貫如此,這也是高文能夠取得現在成績的關鍵,沒有嘗試就選擇放棄,這不正常。

所以,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