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6 以柔克剛(第2/2頁)
章節報錯
高文,有些狼狽。
因為這樣的外角,線路有些尷尬,不遠不近,以至於他的移動腳步無法做出預判,只能隨機應變,有時候身體可能靠近網球一些、有時候身體又可能距離網球太遠,擊球點難以掌控,全靠手上功夫調整。
而且重點在於,特松加的發球非常重,又衝又沉,尾勁十足,即使是平時,接球也不是那麼容易的;現在處於受傷的狀態下,高文正面碰撞的對抗能力明顯下降,常常吃不住力量,以至於出現下網。
這一記發球,特松加也是經過計算和佈局的——
前後六個發球局沒有遭遇任何破發點,特松加也總結出了一些經驗,儘管他是一個比較老實的球員,沒有什麼花花腸子,但不代表他不會思考。
對高文來說,沒有時間遲疑,條件反射就已經蹬地出去,右手完全舒展開來。
甚至沒有時間慶幸正手的舒展不受影響,就已經感受到網球的力量和速度,層層疊疊地撲面而來。
怎麼辦?
電光火石之間,高文也沒有時間細細思考,靈光一閃,小臂就往前一迎,依靠手腕的力量輕輕往上一卷一蹭。
非常柔軟又格外細膩的包裹,全靠手感。
不是頂撞,不是借力,不是推擋,而是輕輕一撇。
準確來說,卸力、摩擦……還有,小球。
因為高文知道,自己這一拍接發球,即使順利將網球擊打過球場,質量也一般,接下來必然面對特松加急風驟雨的進攻,然後他就將陷入被動。
如果是狀態正佳的時候,高文也願意展開拉鋸周旋,對自己的底線能力,他有信心,但現在不是。
一旦陷入防守狀態,就很難展開防守反攻。
於是,高文乾脆就順水推舟,既然回球質量一般,那就乾脆再大膽一點,接發球直接就選擇切削小球。
這一招,是從費德勒身上取經的,不能經常使用,因為非常危險,但偶爾作為戰術突襲,卻有奇效。
高文就是抓住一個靈感,自己都沒有預料到,然後就已經完成擊球。
高文也不確定回球效果如何,擊球完畢後,腳步連續小碎步調整歸位回防,準備防守。
然後,全場視線全部矚目——
網球,輕盈地揚起一個拋物線;而且,攀登到拋物線最高點的線路有點短。
怎麼回事?
在一片錯愕和困惑的目光裡,網球就已經進入下墜軌道。
所以,這是沒有過網嗎?
等等!
特松加心臟猛地收縮起來,腳步一頓,下一秒就驚慌失措起來,腳步笨拙而遲緩地全速狂奔衝刺。
踏踏踏,踏踏踏……
一路狂奔。
緊接著全場觀眾就注意到,高文也啟動了,沒有繼續停留在底線,沿著縱向直線全速上步,即使啟動稍稍慢了些許,但速度甚至位元松加還快。
慢了整整一拍,全場觀眾注視著網球,這才意識到:
這!居然!是!小球!
瞠目結舌,呆若木雞,全場觀眾不由張開嘴巴,滿臉錯愕,他們都沒有想到高文居然選擇接發球放小球。
而且,高文和特松加雙雙上網,從擊劍比拼到短兵相接,球場之上瞬間顛覆了整個形勢,緊繃的火花浩浩蕩蕩地蔓延開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