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8 一次叛逆(第1/2頁)
章節報錯
加拿大大師賽,又稱為羅傑斯杯,不僅是ATP最高階別的大師賽,同時也是WTA最高階別的皇冠賽。
冠軍積分,一千分,同時獎金也非常豐厚,僅次於上半年印第安維爾斯和邁阿密陽光雙冠,再加上賽事和美網簽署合作協議,構成美網系列賽,曝光率、矚目度以及獎金協動等都非常具有吸引力。
毫無疑問,如果目光瞄準即將到來的年度最後一項大滿貫,那羅傑斯杯就是不容錯過的一站賽事。
值得一提的是,羅傑斯杯和巡迴賽裡其他全部賽事區別最大的特色就在於,不同城市舉行同一項賽事。
如同世界盃和奧運會一樣。
男子賽事和女子賽事分別在不同城市舉辦,並且隔年交換。
去年,男子賽事在蒙特利爾,女子賽事在多倫多;今年,男子賽事在多倫多,女子賽事在蒙特利爾。
明年,又重新交換回來。
不同城市不同場地不同風格,儘管非常相似,但依舊存在細微差異,所以,羅傑斯杯的衛冕難度直線飆升。
自1990年以來,男子賽事就只有三位球員衛冕,阿加西在1994年和1995年、德約科維奇在2011年和2012年、納達爾在2018年和2019年分別完成如此壯舉。
女子賽事也不例外,只有兩位球員連續奪冠,塞萊斯在1995年到1998年期間完成四連冠、辛吉斯在1999年和2000年衛冕。
去年的羅傑斯杯,男單比賽值得大書特書——
特松加連續擊敗德約科維奇、穆雷和費德勒登頂冠軍。
一項大師賽、一項一千積分賽事、一項通往美網的重要熱身賽、一項大滿貫到來前頂尖高手提前過招的賽事,同時也是北美夏天硬地賽季的第一項大型賽事,可想而知,人人都渴望成為其中一份子。
吉隆,也不例外。
但重點就在於,吉隆知道自己的狀態也知道自己的斤兩,他不會奢望羅傑斯杯這樣高水平的舞臺,甚至就連亞特蘭大和華盛頓的比賽也不敢輕易奢望,即使贏得參賽資格,他也不認為自己能夠取勝。
他,沒有信心。
然而。
吉隆還是這樣做了,向羅傑斯杯申請一張資格賽外卡——
不要忘記了,作為去年NCAA全美冠軍賽的單打亞軍,吉隆擁有選擇一項美網系列賽正賽外卡的權利,當時吉隆就選擇了羅傑斯杯,儘管首戰輸球,但那依舊是一次寶貴經驗,為他確定了轉入職業的決心。
今年,吉隆再次申請外卡,不是正賽外卡,而是資格賽外卡。
懷抱著小小的期待,但最後,居然透過了!
於是,世界排名三百開外的吉隆,踏上了羅傑斯杯資格賽的征程。
有些荒謬。
回想過去一個月的時間裡,吉隆在挑戰賽和希望賽級別也只有五勝四負的糟糕戰績,很難拿出競爭力;但現在,他卻踏上大師賽資格賽的舞臺,為一個正賽席位展開拼搏,怎麼想怎麼都覺得荒唐。
儘管如此……
吉隆,還是想要試試。
他承認,主要原因是來自於高文,時隔一年,他們的時間線又重疊在一起,卻是天壤之別的兩個位置,他想要嘗試看看、也想要拼搏看看,不是為了向高文證明什麼,而是為了向自己證明:
他,沒有放棄。
他不會妥協也不會知足,他不會滿足於混跡挑戰賽勉強維持生計的狀態,他不會困在如此級別的位置無法前進也無法提升。
他,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