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迪米特洛夫到穆雷再到費德勒,包括首輪對陣伊斯托明,首次登陸全英俱樂部,高文就用精彩絕倫的比賽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首次登場就載入史冊。

難以置信的兩週!

此時,中央球場甚至願意暫時忽略全英俱樂部獨一無二的寵兒費德勒,高呼高文的名字,掌聲雷鳴。

“啪啪!高文!”

聲響與氣浪狠狠碰撞在一起,激盪出絢爛奪目的火花。

高文,聽到了。

抬起頭來,看著全場起立的喧鬧與沸騰,燃燒殆盡之後空蕩蕩的胸膛,就這樣被一點一點重新填滿。

長長地、重重地吐出一口氣,高文再次將球鞋脫了下來,而後雙手支撐著地面,顫顫巍巍地站了起來——

再次用雙腳感受草地的柔軟。

最初只是一個突發奇想的舉動,他需要好好感受草地,從腳步移動到擊球感覺,一切的一切都是全新而陌生的;但包括高文自己在內也沒有意識到,慢慢地,這已經演變為高文在溫布林登的一個習慣。

真實感,慢慢湧向心臟。

在過去兩週時間裡,他們在這裡奔跑、拼搏、燃燒,他們在這裡對抗、競技、較量,他們站在2015年的中央球場回望全英俱樂部的百年曆史,並且用自己的戰鬥與較量填寫當下,演變為網球的歷史。

其實,當比賽結束,他們就是一群普通人,以網球、以競技體育為職業罷了,但事實上,歷史正是由普通人書寫的,在他們普普通通的一天裡,十年後百年後,那些事蹟都將成為定義時空的基石。

“你還記得2008年溫布林登決賽的那個上午,我們吃了什麼早餐嗎?”

“你還記得2015年溫布林登半決賽結束的那一刻,我們在電視機前如同瘋子一樣吶喊著高文的名字嗎?”

同樣,對高文來說也是如此。

他是否能夠在十年後依舊記得自己首次溫布林登之旅的故事?

經過整整十二天賽事,溫布林登的場地已經殘破不堪——

底線位置直接被擼禿,沒有草坪的遮掩,暴露黃色的沙土,從左到右清理出一條橢圓形的扁長潛水艇模樣,越是靠近中點就越是“寬敞”,就好像潛水艇的大肚子一般,難怪人們調侃這基本就是紅土了。

單打線區域也能夠看到草坪的顏色出現明顯變化,特別是發球區底角位置也開始褪色,就好像青黃不接一般,這與雙打線區域的綠草茵茵形成鮮明對比,從顏色的變化彷彿就能夠看到戰鬥的激烈展開。

難怪溫布林登是唯一一項開賽之前不允許熱身適應中央球場的大滿貫——

草坪珍貴,隨隨便便擼一擼,也就禿了。

隔著襪子,高文能夠清晰感受到草地傳來的微微刺痛,因為疲倦而神經遲鈍的腳底似乎已經完全適應了這片場地,他還想繼續戰鬥下去、他還想繼續比賽下去、他還沒有做好離開的準備,但這就是結束了。

不甘,依舊是不甘的,那些不捨那些留戀那些惆悵,在舌尖翻湧;但是,沒有遺憾更加沒有後悔。

正是因為比賽的激烈,所以失利的苦澀更加洶湧;同樣也正是因為失利的不甘,所以挑戰的鬥志更加昂揚。

高文知道,這不是重點。

不僅是今天而已。包括墨爾本公園也包括羅蘭加洛斯,不管勝負,高文真正站在頂尖王者面前挑戰極限,他都看到了差距。

也許贏了,也許輸了,但差距都是客觀存在的,同樣的場地同樣的對手不同的比賽,可能結果截然不同。

他需要繼續拼搏,他需要繼續努力,他準備繼續戰鬥。

真正看到頂峰後,鬥志也就越發燃燒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