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7 極限狀態(第2/2頁)
章節報錯
山呼海嘯,震耳欲聾。
費德勒,已經準備就緒,短暫宣洩過後,他找回了平靜與理智,目光沉靜地看向球場另一側的高文。
二區。
一發。內角。
時速,128英里(206公里)。
宛若一道箭矢。
順利進區,此時就能夠看出來,費德勒剛剛的情緒宣洩發揮了作用,快速冷靜下來,找回發球狀態。
高文,全靠條件反射——
一個跨步,正手出擊。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費德勒追求速度和力量,線路和落點沒有追求極致,內角並沒有壓住T點。
正手,沒有揮拍,僅僅只是打直小臂一撞一頂。
緊接著,高文正手持拍用球拍支撐住地面,一個緊急剎車,依靠球拍控制住重心,小碎步快速調整重心,然後就看到費德勒側身正手發動進攻。
高文的回球,中路靠反手位些許,但拋物線完全上揚起來,又飄又慢,落點也不夠深,欠缺威脅,費德勒的第二拍進攻銜接自然不會手下留情,毫不猶豫就選擇側身正手,準備一拍致命。
卻見。
費德勒腳步輕盈靈動、瀟灑自如,一個側身、騰空而起,正手如同甩鞭一般出擊。
同樣的情況同樣的局面,費德勒在上一局裡突襲了一拍側身正手直線,但那一個回合最後高文得分。
那麼,這一次呢?
側身正手斜線。
整個擊球動作沒有任何遲疑,抓的就是一個節奏,快如閃電,正手擊球就已經出擊,網球化作一道光影。
高文還沒有來得及判斷,身體就已經條件反射做出反應,連續小碎步移動,風馳電掣地朝著反手衝刺。
一個劈叉,是為了及時到位,同時也是為了緊急剎車,雙手反拍就已經出擊。
與其說是擊球,不如說是借力打力地頂回去,硬生生地將費德勒的側身正手進攻毫無保留地頂回去。
直來,直去。
區別在於,高文的手腕包裹,在小臂完全打直的情況下,推出一拍直線。
儘管沒有自己主動發力,力量欠缺些許,但節奏和速度卻提升一個全新檔次,又低又平,宛若蜂鳥。
赫!
全場,一片驚呼——
網球幾乎貼著球網飛過,眼看著就要觸網乃至於下網,卻險險地越過球網,甚至沒有擦網,快速下墜。
一拍,僅僅只是一拍擊球,高文就已經將劣勢抹平,反而迫使費德勒進入防守狀態。
不過,費德勒並不狼狽。
因為高文的回球,線路還是太短,再加上缺少力量,留給費德勒足夠的時間橫穿全場,完成防守。
費德勒一邊移動一邊觀察,儘管不算狼狽,但側身正手讓出整個球場後的移動依舊需要非常困難,他需要和時間賽跑,爭取到正確的擊球點,然後,費德勒就再次做出一個靈光一閃的選擇。
輕打。
正手,一拍輕打,拉出一道飽滿的對角拋物線,瞄準高文正手位的邊線,不是深區,而是淺區擊球。
嗖,宛若一區外角發球一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