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踏踏踏。

高文,正在上網。

蹬,蹬蹬蹬。

費德勒,重回底線。

位置,再次顛倒——

其實,費德勒試圖半路攔截完成中場高壓;然而,高文這一拍底線挑高球的質量,堪稱匪夷所思,又高又轉,在極度困難重心不穩平衡晃動的情況下,居然成功挑過費德勒的頭頂,迫使費德勒後撤。

於是,在這一回合裡,局勢第二次逆轉。

赫!

全場,瞠目結舌。

此時就能夠看出來,費德勒的移動,明顯沒有高文輕盈靈動,抵達底線的時候,腳步還差了一點點。

該死!

費德勒第一時間就意識到自己可能抓不住準確的擊球點了。

然後,費德勒就再次展現自己無與倫比的網球天賦,他甚至沒有轉身,背對球場,眼看著網球已經下墜,腳步也沒有停止,而是抓住這樣的時間調整一下腳步,等待網球即將落地的時刻,完成擊球——

胯下擊球。

如同雜耍一般的擊球,卻將費德勒的三維立體空間感以及柔軟細膩的擊球手感等等天賦展現得淋漓盡致。

中央球場甚至還沒有來得及發出驚呼聲,那一聲尖叫卡在喉嚨裡,目不轉睛地注視著網球越過球場。

直線!

在如此困難如此窘迫的情況下,費德勒依舊沒有忘記佈局與博弈,試圖模擬高文的站位,最後選擇直線從正手位突破,因為這樣的胯下擊球往往有速度沒有力量,也許能夠抓住高文正手的不穩定性。

嗖,那是網球飛行的聲音,同時也是費德勒快速順著逆時針轉身的聲響。

緊接著就看到高文整個人騰空而起。

魚躍。

高文再次暴露出自己網前腳步移動略顯生澀的短板,儘管第一時間就朝著正手位移動,但還是不夠準確。

於是,高文乾脆一墊步,身體就已經如同魚雷一般衝了出去——

正手,一擋一切。

即使身體擺脫地心引力的束縛陷入不確定的無根漂浮狀態,手腕的包裹依舊輕盈柔軟,輕輕一撥。

沒有力量全靠控制,就如同撥動琴絃一般,輕輕地、乾淨地一撥。

網球,就已經飛了出去。

斜線,對角,小球。

這一剎那,千千萬萬的視線全部凝聚在那一枚小小的網球上。

呼呼,高文在下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