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並不是說溫布林登的費德勒就是宇宙最強——事實上,三項挑戰裡,費德勒被突破的次數反而是最多的;而是說一種象徵意義,漸漸演變為過去十年時間atp的代表,意義終究非凡,壓力自然也不同。

如此表現,高文已經證明了自己,無論什麼結果,他都可以昂首挺胸地坦然面對。

但是,高文並不這樣認為。

當然,他理解這樣的想法,在草地上,自己和費德勒的差距確實明顯,就和紅土一樣,羅蘭加洛斯拼盡全力擊敗一個殘血的納達爾,現在在草地面對接近巔峰狀態的費德勒,他確實欠缺了一些火候。

也許明年,也許後年……也許以後捲土重來,情況就會不一樣,他還是需要時間成長。

他理解,他也接受這樣的現實,事實上,他還非常期待,因為自己還有成長空間,因為前方還有更多挑戰;然而,這並不代表他就會滿足於此。

眼前這場比賽,打到如此程度、拼到如此地步,僵持住這樣一個局面,人人都說,他應該滿意他應該驕傲他應該坦然接受一切結果,其實潛臺詞就是讓他俯首稱臣、低頭認輸,對吧?

他拒絕。

他相信自己依舊能夠拼搏下去,他相信自己依舊能夠提升進步,他相信眼前這場比賽依舊不止如此。

他不準備滿足於“將費德勒逼迫到如此境地”。

不是因為不甘,而是因為血液裡的鬥志依舊在燃燒,他,還在享受比賽呢,哪怕方方面面都顯示著:

比賽,已經接近尾聲。

“5:4”。

第四盤,第五局,高文發球出現明顯波動,連續一發不進,結果就被費德勒逮住,第三個破發點兌現,再次建立優勢。

而後,兩位球員雙雙一路保發,沒有出現太多波瀾。

第九局,高文頂住壓力,直落四分,保住自己沒有退路的發球局,但客觀來說,費德勒並沒有施加太多壓力,因為在體力下降的情況下,他需要保留體能保持專注,側重自己的發球局——

接下來,就是費德勒的發球勝賽局。

顯然,費德勒準備透過自己的發球局拿下比賽。

局勢,已經牢牢掌握在費德勒的手裡。

一項資料,儘管高文拿下本場比賽的第一盤勝利,但全場比賽至今,高文一共拿到八個破發點一無兌現,破發成功率為0%。

也就是說,高文始終沒有破掉費德勒任何一個發球局,在今年溫布林登,費德勒唯一一次破發依舊是上一場對陣西蒙的第二盤比賽;可想而知,費德勒對自己的發球局擁有強大的自信,保發也會成為一種習慣。

正是因為如此,從方方面面來看,比賽已經沒有懸念,解說員們也已經開始為高文做總結陳詞了。

費德勒距離勝利,只有一步之遙。

也許,只有高文是例外。

就連桑普拉斯也已經放鬆下來,他已經心滿意足,對高文沒有更多要求。

然而,桑普拉斯的肩膀卻傳來一陣撞擊,條件反射地轉頭看過去,一眼就看到阿加西那顆亮堂堂的光頭。

“不,比賽還沒有結束。”阿加西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