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這一拍的銜接稍稍慢了一些,沒有能夠立刻完成連線——對高文來說,這一切也都是突發奇想的意外;但高文決定上網後,腳步就非常堅決,雙手持拍,全速衝刺,上半身展現勢不可擋的壓迫感。

踏踏,踏踏。

前進。

停頓。

後撤。

調整。

高文正在移動自己的腳步,試圖避開陽光,尋找到網球的位置,而後根據網球的落點不斷調整站位。

本來,腳步已經接近發球區,而後又重新退了回來,下意識地用視線餘光打量一下場地:

位置,有些尷尬。

不得不說,穆雷的這一拍處理,不僅聰明,而且細膩。

也許,算不上完美,因為最完美的處理是將網球挑到高文一側的底線上,將高文的腳步壓在底線後,接下來穆雷就可以展開對抗乃至於反擊,這是以守代攻的一拍球;但最後,網球沒有能夠達到如此水準,而是落在中場。

中場高壓,難度甚至超過底線高壓,這是最曖昧最模糊最困難的一個位置。

因為這要求球員對整個球場的三維立體空間、對手站位以及自己的下一拍位置——繼續上網進攻還是後撤底線防守的戰術佈局等等等等都有著清晰而準確的認知,在電光火石的比賽裡往往無法面面俱到。

於是,中場高壓在很多時候就會出現離譜失誤,直接打飛或者狠狠下網,包括費德勒和納達爾高壓球如此過硬的球員也出現過失誤。

所以,如果球員沒有足夠把握,選擇輕打或者側切高壓,追求一個落點,將網球擊打過去,再從頭開始展開回合拉鋸,這也是十分常見的。

說不夠完美,那是因為穆雷依舊需要面對高文的中場高壓,但在極度困境中,穆雷的處理已經堪稱高階。

那麼,高文應該如何處理呢?

此時,高文就正在觀察整個球場的空間:

自己的位置、穆雷的位置、網球的位置,不僅僅是平面圖,而是三維立體圖,還有後續的戰術佈局。

小碎步,小碎步,高文一直用小碎步調整站位,他瞥了一眼不斷左右搖晃試圖干擾自己視野判斷的穆雷。

一看就知道,穆雷也沒有決定好應該防守哪一邊。

於是,高文乾脆也不等了——

原地起跳。

旱地拔蔥。

中場高壓,整個身體完全舒展開來,彷彿振翅高飛,獵獵狂風充盈著球衣球褲,袖口和褲管腫脹起來,漫天漫地的陽光灑落下來,面板表面可以清晰感受到淡淡的溫度越來越滾燙,有那麼短暫的一秒——

他,好像擺脫地心引力的束縛。

而後,腰腹肌肉猛地發力,雙手和雙腿朝著腰腹位置同時發力,身體摺疊起來,力量瞬間全部釋放。

下壓,撞擊,重扣。

砰!

準確無誤地在空中尋找到快速下墜的網球位置,力量炸裂,耳邊傳來一陣爆破聲響。

下一秒。

轟。

砰。

啪。

聲響,連貫成串,一氣呵成,一步到位。

然後,整個世界都安靜了下來,甚至就連風聲也全部消失。

“‘5:3’,高領先。”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