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然,這不是他第一次帶傷作戰也應該不會是最後一次,他的目標已經轉向高文,期待著精彩對決。

非常非常意外的是,在賽後新聞釋出會上,引發最多討論的不是穆雷的下一輪對手高文,而是克耶高斯。

和其他頂尖球員不同,穆雷和克耶高斯的私交一直不錯;同樣,克耶高斯也認為穆雷是四巨頭裡最順眼的,儘管克耶高斯不止一次吐槽穆雷面對其他三巨頭的糟糕戰績,但穆雷總是落落大方地自嘲。

穆雷認為克耶高斯的躥紅太過突然,十八歲就站在聚光燈下,人們很難理解沐浴在聚光燈之中成長有多麼困難,也不知道年紀輕輕就承載重任有多麼可怕,克耶高斯現在需要的是正確的引導和幫助。

費德勒、德約科維奇、穆雷,他們在年少成名之後,其實都經歷相同的困境,只是沒有克耶高斯那麼離經叛道罷了,但時代不同了、世代也不同了,表達方式不同的背後,隱藏的是相同的成長陣痛。

但是——

當記者們提起十九歲首次參加大滿貫就登頂冠軍而後被聚光燈團團包圍卻始終沒有崩潰或者爆發的高文之時,穆雷也難得地打趣了一句。

“噢,非常非常偶爾,我們總是能夠看到一些怪物的。”

“比如拉法,再比如高文。”

輕盈的一句小小玩笑,成功化解現場氣氛,卻萬萬沒有想到,後來這個話題又延伸到高文的新聞釋出會上:

記者們試圖挑撥離間,將穆雷和克耶高斯捆綁在一起,認為他們聯合起來針對高文,詢問高文看法。

對此,高文全然不見慌亂,意味深長地回了一句,“哦……看來,我們對怪物的定義可能稍稍不同。”

這?

細細咀嚼過後,記者們才陸陸續續反應過來,顯然,高文這句反諷是在吐槽,克耶高斯才是怪物。

信手拈來,輕描淡寫,全程沒有提及穆雷或者克耶高斯任何一句,卻無形之中就已經完成了反擊。

當然,更重要的是,沒有必要鄭重其事,一語帶過,這樣的姿態讓記者們想要繼續煽風點火也不行。

高!實在是高!

不過,穆雷也不是針對高文,而是感同身受。

“其實,情緒管理也不是我所擅長的。”

“和二十歲出頭的時候相比,我已經有很大進步,但一直到現在,依舊還有球迷不喜歡我在球場上的情緒管理,他們指責我大喊大叫、太多負面情緒。”

“我也承認,我還有進步空間。今年澳網半決賽就是最好的例子,我可以做得更好,儘管高文比我年輕,但他保持住心態的穩定,並且冷靜地找到扭轉局勢的辦法,所以,他成為那場比賽的最後勝利者。”

“此次在全英俱樂部面對他,情緒管理依舊是擺在眼前的功課,他是一位非常聰明的球員,我需要保持冷靜。”

“所以,讓我們拭目以待。”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