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分,歸屬高文。

轟!

轟轟轟!

O2球場簡直瘋了,從進攻到防守再到進攻的轉換,這一回合將兩位球員的強強碰撞展現得淋漓盡致,而且伴隨著高文這一次得分,破發點又又又出現了。

「40:AD」。

第四局,納達爾的發球局。

兩位球員從開場就已經進入狀態,你來我往的攻防轉換質量提升到全新層面,對抗也就越發激烈,犬牙交錯的膠著與炙熱瀰漫全場。

然後——

納達爾錯過兩個局點,但也挽救三個破發點,前後五次平分依舊沒有能夠分出勝負,單局時間突破八分鐘,格外漫長。

但是!

高文憑藉著技驚四座的防守反擊拿到第四個破發點,繼續點燃比賽,將這場巨頭對決推向全新巔峰。

精彩,不斷。

納達爾,汗如雨下,上衣已經完全溼透,滾燙滾燙的汗水匯聚成為一條小河,湍急流淌。

目光凝聚,全神貫注。

也許,有人會說,這場比賽和出線資格已經沒有關係,沒有必要如此拼命,與其浪費精力和體能在這樣一場無關緊要的比賽上,不如節省能量為接下來的半決賽準備;即使這場比賽關係半決賽對決,簡單試探比拼一下就好了,真心沒有必要傾盡全力。

從策略上來說,這是正確的。

但對高文也好,對納達爾也罷,年終總決賽不僅僅是關於勝利和冠軍的,同時還是關於高手對決的。

每一場比賽都是一次巔峰對決。

唯一需要專注的,就是眼前的對手,純粹一些、簡單一些、真摯一些,還原競技體育最原本的模樣。

滾滾熱浪裡,納達爾已經做好準備,繼續發球。

二區。

一發。

追身,儘管靠近正手位一些,但落地之後的強烈側旋朝著高文的懷抱裡鑽,明顯是一記追身發球。

時速180公里的一發並不快,強烈的旋轉卻將網球的尾勁和質量完全提升起來,成功限制住高文的回球空間。

高文朝著左側一個橫向跨步,並且上半身後仰,試圖讓開空間,但納達爾的旋轉控制確實足夠老道也足夠出色,那一絲絲尾勁所附著的旋轉就吃掉高文所剩無幾的擊球空間,正手只能勉強依靠小臂一帶。

沒有旋轉,沒有力量,沒有速度,甚至就連拋物線的控制也差強人意,倉促之間,高文只能選擇控制線路,並且儘可能依靠滑板的外甩力量試圖將回球推深——

至於效果?

高文也沒有把握。

側身,直線,推深。

這是高文的戰術意圖,然後就目送著網球飛行出一道彩虹橋,晃晃悠悠地飄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