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雷做出一個大膽的選擇,根本不等網球落地,凌空截擊。

這一拍截擊,難度非常大,因為網球持續下墜,貼網飛行,帶著強烈下旋;而穆雷則是重心持續前傾,膝蓋不容易彎曲、重心不容易降低,拍面也不容易控制,稍稍處理不當,凌空截擊就會直接下網。

但是——

“漂亮!”

穆雷展現出自己的手感,一拍側切,利用上步的慣性和身體重心形成依託,反手連切帶推地完成擊球。

網球,製造出強烈側旋效果,居然匪夷所思地朝著高文的正手底線死角,又重新飛了回去,速度飛快。

打破高文的身體重心平衡。

前腳,才剛剛急停急轉朝著左側移動準備回防。

後腳,再次急停急轉二次啟動拉回右側嘗試擊球。

連續重心轉換,腳步到位率直線下滑;再加上穆雷這一拍側切,落地之後持續往外飛行,進一步拉開距離,落地反彈高度本來就有限,結果還在持續偏離高文的擊球位置——

明明腳步正在快速移動縮短距離,卻眼睜睜看著網球漸行漸遠拉開距離。

來不及了。

如果再繼續等待,也許腳步可以縮短距離尋找到擊球點,但一來擊球點越來越後面,可能就要超過身體的水平線;二來自己的腳步再次扯出單打線,後續歸位回防就會被動。

他,不能繼續等待。

於是,腳步還在移動之中,右手就已經延伸出去。

一探,一勾。

因為腳步沒有完全到位,擊球動作幾乎是夠著打,這就意味著不能發力;但高文手腕巧妙地輕輕一挑。

反彈球——

就在出球瞬間,手腕加速提拉,網球的前半段上升曲線就猛然陡峭起來,加速、持續加速地快速攀升。

挑高球!

網球,劃出一道彩虹曲線,快速攀升高點;並且沿著直線方向飛行,整個回合節奏瞬間就被顛覆。

穆雷,並不意外高文選擇挑高球,這也是他的腳步切入場內之後持續上步全面貼近球網施壓的原因,他已經做好後續跟進的準備。

真正意外的是……直線?

高文沒有選擇常規的斜線,而是沿著直線挑起高球,將網球送向穆雷的反手位,確確實實打破猜測。

在極度困難極度被動情況下的回球,幾乎已經沒有選擇餘地,但高文依舊想方設法地尋找到了空間。

以守代攻,鋒芒內斂。

穆雷別無選擇,一邊後撤一邊移動,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地掃描全場,判斷分析自己在球場的位置。

只有確定三維立體空間的方位,高壓球的線路和落點控制才不會出錯。

這,並不容易。

後撤、橫移、旋轉,頭暈目眩、天旋地轉。

終於!

穆雷來到反手位一側邊線,高文的挑高球選擇了線路和高度,深度方面也就有所欠缺,落點在發球區底線附近,儘管高文已經盡力,但穆雷依舊牢牢掌握主動,這一記高壓球的難度並沒有想象中困難。

但是,重點在於,一切都發生在電光火石之間,瞬息萬變,沒有喘息的時間和空間,穆雷就必須出手。

蹬地,起跳,後仰,過頂高壓,在網球即將突破自己的位置落入後場前,穆雷終於完成了一拍高壓。

輕釦,點殺。

網球,輕盈地躥了出去,宛若憤怒的小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