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快打快,這是費德勒的強項,他知道在這樣的局面下,如果想要打破僵局,就必須有一些突破。

比如現在。

移動,快速移動,交叉換步持續橫移,即使腳步已經到位也沒有停下,而是持續移動,切換位置。

從反手切換到正手——

側身正手。

這是這一分裡的第二次側身正手,只是這一次和前一次不同,前一次是側身過後滑板擊球,這一次則是發力。

一邊移動一邊跳躍,費德勒整個人騰空而起,卻不是雜耍,而是為了尋找一個擊球點,然後自上而下地出擊,利用拍頭速度、擊球力量形成壓制,瞬間爆發,側身正手的進攻才能夠將威力全部釋放。

不僅全面發力,而且撕開角度。

砰!

網球,宛若出膛炮彈。

在進攻與進攻的強強碰撞裡,費德勒如魚得水,整個出手的判斷和氣勢截然不同,居然還進一步提速。

擊球,浩浩蕩蕩、轟轟烈烈地朝著高文的反手底線大三角衝過去。

不是瞄準邊線,而是瞄準底線,依靠力量和速度形成衝擊。

高文,正在狂奔。

沿著橫軸線全力衝刺。

儘管費德勒提速了,但擊球線路依舊順從慣性,高文準確預判,提前啟動提前移動,底線左右兩端的往返跑根本就不是問題,甚至還提前到位,從容不迫地調整腳步,在到位之前,一個剎車控制身體。

一停。

奔跑、衝刺的慣性力量戛然而止,洶湧澎湃的反作用力順著小腿如同電流般一路上躥,最後完成釋放。

轉體,揮拍,發力。

力量與力量的碰撞,高文抓住費德勒側身正手的強大力量,不僅借力,而且發力,直接頂了一拍回去。

平推直線。

砰!

網球,幾乎就要被打爆,又快又急地順著地心引力的重量快速下墜,朝著直線對面的底線死角鑽過去。

赫。

全場,屏住呼吸,高文的這一拍擊球幾乎就是瞄準制勝分出手的,要速度有速度、要力量有力量。

費德勒以快打快借力打力的側身正手反而成為高文發動反擊的基礎,瞬間就把費德勒推向極致困境。

賽點,有了?

然而,費德勒依舊沒有放棄。

蹬地,衝刺,一路狂奔——

費德勒格外狼狽。

從發球開始,費德勒就表現強勢,不僅強勢,而且出色,速度、力量、線路、角度等等形成全方位對抗,卻萬萬沒有想到高文完全跟上強度,見縫插針地逮住機會,排山倒海的攻勢就這樣宣洩而下。

難,難於登天。

儘管費德勒的速度已經提升到極致,但差一點,還是差一點點。

高文雙手反拍借力並且發力的擊球,又平又快、又低又重,落地反彈之後,高度有限,擊球空間所剩無幾。

難道,就這樣結束了?

O2球場的心臟,已經停止跳動。

眼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