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對普通人來說是絕境,但眼前可不是普通人。

跌跌撞撞之間,費德勒腳步在到位前,上半身就已經衝了出去,舉起球拍,也沒有引拍,直接就伸出球拍。

這是準備擊打反彈球?

算,但也不算。

費德勒單手反拍,將球拍放在網球反射角飛行的軌道前方,等待網球自己衝過來,然後手腕輕輕一撥。

字面意義上地,一撥一帶。

這是什麼擊球動作?

什麼都不是,職業網球學校里根本就不會教的動作,甚至會被教練訓斥不知所云的不規則擊球動作,畢竟不是隨隨便便什麼人都能夠成為費德勒的。

而眼前,就是費德勒本尊。

看似隨意甚至草率的擊球,卻包裹著網球將所有力量和旋轉全部卸掉,沿著一條扁平的小弧線撇出一條直線。

筆直筆直地,貼著邊線飛行。

輕描淡寫。

技驚四座。

費德勒找到了一條通路,從高文的正手位空檔突破。

高文,移動了。

一個大跨步,兩個大跨步,貼著球網全速橫向衝刺,越跑越快越跑越急,但馬上就意識到自己的困境。

因為費德勒的擊球還在緩緩攀爬,如同爬樓梯一般慢慢上升,從橫軸線、縱軸線以及垂直軸線三個方位完成突破。

這,才是三維立體空間。

難。難於登天。

高文的速度已經提升到極致,但看著那枚網球就好像星星一般,近在咫尺卻遠在天邊,而且這是在網前,反應時間和擊球空間都被壓縮數倍的位置。

移動,蹬地,起跳。

高文沒有遲疑,他根本就沒有思考後撤返回底線追擊的選項,因為他知道費德勒肯定會立刻上網,也因為他知道自己追回底線的話反而可能錯過唯一一次控制局面的機會。

他需要冒險。

這次,即使是高文也不確定自己的冒險是否能夠成功,也許只有10%的成功率;但高文依舊起跳了。

一蹬,一躍,然後就已經擺脫地心引力的束縛。

騰空而起。

上升,持續上升。

當身體進入失重狀態,這一切都不是自己所熟悉的,身體、球拍、位置等等全部都變得陌生起來,如何發力、如何滯空、如何控制,全憑本能。

這也意味著,任何一點點遲疑、任何一點點生疏,甚至是自己都沒有察覺到的縫隙,都可能成為失敗的索引。

但是,高文沒有動搖——

目光清澈,大腦清醒,意志堅定。

甚至在起跳的那一刻,還有時間觀察一下球場對面的景象,捕捉費德勒的位置,對整個球場的三維立體空間做出判斷,然後就看到費德勒的身影。

他,準備上網,卻在啟動的瞬間,看到高文的動作,腳步一頓,緊接著就橫向拉扯,返回球場中央準備防守。

高文知道,戰術層面上,自己搶佔了先機,而下一步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