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3 穩如泰山(第2/2頁)
章節報錯
再腳步遭受擠壓的情況下,再反應時間有限的情況下,正手出擊,一卷一撇,滑板式擊球就已經完成攻守轉換,在介於進攻與防守的界線之上,以自己獨步天下的兜球能力撕開角度,強行展開進攻。
漂亮!
德約科維奇的這一拍正手,站在中路位置,滑板掃射,瞄準高文正手的邊線深區,直接橫掃了過去。
速度、角度、落點,確實出色。
瞬間,場地就被開啟。
球場對面,高文不得不拔足狂奔起來,連續大跨步,速度瞬間爆發,風馳電掣之間就已經到達位置。
踏踏踏,踏踏踏——
速度,飛快。
僅僅一眨眼,高文就已經從底線中點來到右側邊線,瞳孔裡可以清晰看到網球正在不斷放大再放大。
所以,如何處理?
如果有人認為高文會選擇保守,又或者是因為賽點而縮手縮腳、因為站在創造歷史的十字路口瞻前顧後,那麼他肯定沒有看過高文的比賽,從去年紐約首次踏上職業賽場以來,高文就沒有猶豫過。
賽點,那又如何?
高文依舊冷靜依舊沉穩,第一時間就注意到德約科維奇依舊停留在底線的腳步。
也許,德約科維奇連續在網前丟分,並沒有動搖他的信心,但不要忘記了,德約科維奇本來就是底線球員,他最自信也最舒適的地方就在底線,沒有特別好的機會,德約科維奇自然不會輕易上網。
這,是機會。
於是。
說做就做。
高文右腿一蹬,緊急剎車,控制住身體,正手揮拍就已經甩了出去。
保守?
不要說保守了,甚至有些冒險。
整個揮拍,乾脆而強勢,在腳步沒有上前、錯過搶上升點的情況下,小臂刷刷揮舞起來、手腕快速甩帶。
一記甩鞭動作。
球拍就已經正面撞上網球,雖然德約科維奇的正手卷帶控制精準,對網球的包裹確實是ATP頂尖的存在;但缺少力量,同時也缺少旋轉,簡單來說就是球質的壓迫和衝擊有限——
正是因為如此,後來不少專業人士都認為德約科維奇更傾向於防守型球員,甚至不是納達爾那樣防守反擊的球員。
當然,這樣的觀點存在爭議,並不是所有人都認同的,但側面還是能夠看出德約科維奇的擊球風格。
此時,高文就抓住這樣的特點,正手出擊,乾脆利落地展開進攻。
如果說德約科維奇是強行進攻,那麼高文就是順水推舟。
正手,平擊——
直線。
砰。嗖。
網球才剛剛撞擊球拍,緊接著就發出破空之聲,沿著邊線,筆直筆直地飛行,低空飛行,擦網而過。
這一拍,一看就知道是瞄準制勝分出擊的。
而且,這依舊不是結束。
擊球才剛剛完畢,高文就順著揮拍動作前傾,重心一壓,腳步就已經連續蹬地上前,切入底線並且持續前衝。
高文,上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