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2 無我之境(第2/2頁)
章節報錯
也許,這一分能夠改變歷史,也許不能;也許,這一分可能精彩絕倫,也許不會;也許,一個賽點就將結束比賽,也許不能……畢竟,這是搶七,一切皆有可能,但現在壓力已經來到德約科維奇這一邊,比賽已經截然不同。
僅僅只是想象一下,就無法控制地手心出汗心跳加速熱血沸騰,包括解說席裡的評論員們也不例外。
麥肯羅提出一個觀點,一個簡潔卻尖銳的觀點。
“現在就看高文了,他,敢不敢贏。”
對外行來說,他們往往關注德約科維奇,因為世界第一命懸一線,接下來就看德約科維奇的發揮。
對內行來說,他們往往關注高文,因為德約科維奇已經沒有退路,背水一戰,反而能夠甩掉壓力,而佔據領先優勢的高文則需要更加冷靜也更加沉穩地處理壓力,他是否準備好再次書寫歷史了?
“想不想”和“敢不敢”,從本質來說,這是兩回事。
壓力,在德約科維奇肩膀上,同時也在高文肩膀上。
至少從表面來看,兩位球員表現如常,看不出異樣,他們都已經站在底線,並且準備好繼續比賽,只是在等待o2球場的癲狂平復而已。
啊啊啊!
啊啊啊!
現場觀眾根本安靜不下來,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他們這些旁觀者參與者反而比當事人更加亢奮,好不容易才勉強控制住人浪的起勢,找回理智——
然後,屏住呼吸。
高文,準備發球了。
全場,萬籟俱靜。
二區。
球員包廂裡,德約科維奇的團隊也好,高文的團隊也罷,此時此刻他們都不敢看了,因為他們都知道對方在關鍵時刻提升狀態的能力, 沒有人能夠預測這一分的走向,勝負之間搖擺的力量讓心臟幾乎無法承受。
普蘭,卻是例外。
她十指緊扣緊握雙手,雖然緊張到幾乎喘不過氣來,但她始終睜開眼睛,始終專心地注視著球場,無論輸贏,她都想要親眼見證,與高文並肩作戰。
然而,即使是普蘭,也忍不住想——
AcE,如果是AcE就好了。
AcE,她默默期待著高文能夠發出一記再見AcE結束比賽。
虔誠地祈禱著。
然後。
高文,發球了。
不是AcE。
準確來說,高文根本就沒有以AcE為目標發球,他甚至減力了,以強烈旋轉發出一記漂亮的內角。
居然,又是內角,持續壓制德約科維奇的正手。
時速180公里,速度不快,側面就能夠看出摩擦充足旋轉強烈。
明眼人就知道,高文心態平穩,他沒有心急火燎地準備結束比賽,因為他知道面對德約科維奇這樣的對手,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反而可能弄巧成拙;同時他也沒有著急施壓,從發球就開始佈局,因為他知道破釜沉舟的德約科維奇肯定會放開手腳。
這,才是真正的冷靜與睿智。
果然,高文判斷正確——
不管是不是一發,德約科維奇都會搶接發,反正他已經沒有退路,此時不博,還等待什麼時候呢?
此時就可以看到,德約科維奇試圖搶先揮拍,卻在出手剎那意識到,來球速度和節奏都慢了一些。
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