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線。

德約科維奇終究還是選擇了直線,頑固不化地、不依不饒地,同時也是算計與挖坑之間的重複路線。

啪。

扣殺,合力依舊不夠到位,更多是一種控制,瞄準落點。

這次,順利過網。

儘管顫顫巍巍、儘管搖搖晃晃,但不管如何,這次沒有下網,網球朝著高文反手位底線大三角鑽去。

全場,一片驚呼。

驚訝的是,德約科維奇居然“重蹈覆轍”。

更驚訝的是,高文的身影已經第一時間出現在直線位置。

顯然,德約科維奇在算計高文,高文也同樣在算計德約科維奇,剛剛高文朝著正手位移動的腳步就是一個幌子,身體重心始終保持輕盈,電光火石之間就已經回到反手位,啟動揮拍,正面迎了上去。

高文,準備充分,毫無畏懼。

蹬地,轉體,揮拍,發力。

整個動作一氣呵成,牢牢抓住德約科維奇高壓球合力不夠強勢的短板,同時也是自己連續挑高球製造的局面,逮住一次正確判斷,毫不猶豫地就直接下手進攻,全面發力,反手斜線的擊球非常堅決。

砰。

喝!

擊球聲伴隨發力的嘶吼聲同時爆發,聲響與聲響碰撞在一起,瞬間激盪開來,甚至可以清晰看到滾滾氣浪順著層層漣漪往外擴散,一點一點地將空氣凝結,o2球場的驚愕、歡呼、好奇全部暫時定格。

網球,如同一記重錘,浩浩蕩蕩地洞穿球場。

眼看著!

眼看著網球就要完成突破,粉碎德約科維奇的網前覆蓋優勢,卻在眼梢尾巴看到一個身影騰空而出闖入視野。

右手持拍。

單手應對。

那,赫然是德約科維奇。

繼續選擇直線高壓,固執是一回事、算計是一回事,後續準備則是完全不同的另一回事。

德約科維奇也知道自己的正手直線高壓加了保險,估計沒有辦法形成制勝分,所以早早做好了下一拍準備,連續小碎步調整,故意不緊不慢地切回球場中路,卻在高文出手的瞬間,腳步馬上就提速。

一個大跨步,兩個大跨步,一衝一躍,就在網球即將形成突破的時候及時到位,準備截擊。

然而,腳步還是稍稍欠缺些許。

德約科維奇毫不猶豫,雙手反拍切換為單手反拍,一砍一搓,包裹著網球就推送回去。

就在觸球瞬間,德約科維奇就意識到力量對抗落下風。

本來高文是雙手反拍並且全面發力,德約科維奇站在網前截擊控制網球就非常困難,現在還切換為單手?

難上加難。

力量,排山倒海地傾軋下來,德約科維奇馬上就意識到自己回放小球的計劃可能會出現一些偏差——

如果是推擋深區的話,打直手臂攔截就可以了;而如果是切放小球的話,卸力、包裹、控制全部都不容易。

一般情況下,德約科維奇會選擇推擋深區,但視線餘光已經捕捉到高文快速歸位的身影,他知道高文肯定會繼續還擊,所以他需要扭轉局面、需要掌控主動。

更何況,貝克爾指導網前技術已經整整一個賽季,是騾子是馬,是時候拿出來溜溜了。

於是,一搓一裹,德約科維奇就切放一個小球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