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約科維奇就是全場最冷靜的人,意外歸意外震驚歸震驚,但德約科維奇的條件反射非常迅速。

此時,德約科維奇就再次展現自己接發球的能力,被高文殺了一個措手不及、同時又被近身發球擠壓到的狼狽局面下,他上半身後仰拉開些許空間,雙手反拍將網球兜起來,拉出一道直線方向的彩虹。

不是發力,而是上旋。

依靠這樣的方式,在有限擊球空間裡儘可能控制住網球,這樣的接發球方式也就只有德約科維奇能夠完成並且確保質量,短短瞬間之內需要調動全部身體肌肉。

然後。

網球劃出一道飽滿圓潤的拋物線,鑽向高文右手邊斜上角的一個邊角空檔,試圖從這裡完成突破。

這一幕,是否有些似曾相識?

儘管情況截然不同,但是,上一局破發點,高文被迫拉出這樣一道拋物線,德約科維奇高壓下網。

現在,德約科維奇的接發球也拉出一道相似的軌道相似的弧線,不管是不是本意,但高文確實面臨同樣的局面。

那麼,高文如何處理?

冷靜。專注。不要受干擾。堅持自己。

一旦做出選擇,就堅定執行,很多時候,在網球比賽裡,打敗自己的就是自己。

高文的腳步在橫向移動之中輕輕一躍,沿著斜上方四十五度角完成一拍橫掃式高壓扣殺,將網球掃進球場。

斜線。

高文選擇斜線!

並且,發力,丹田深處爆發出一聲合力的嘶吼。

啊!

但是,這不是結束。

高文並沒有細細感受地心引力的拉拽等待下墜,而是氣沉丹田做出一個千斤墜的姿態,快速回到地面,連續大跨步、交叉步、小碎步完成一系列切換,身體就已經從正手位穿越小半個球場切入反手位。

下一秒,網球就已經回來了。

果然,高文準確預判。

剛剛高文準備扣殺的時候,視線餘光就可以看到德約科維奇橫向移動的身影,他知道自己的高壓應該會羊入虎口地鑽進德約科維奇的懷抱,而自己反手位的整個球場完全敞開,只要德約科維奇能夠將網球頂回來,他可能就無法觸球了。

所以,怎麼辦?

和德約科維奇一樣在最後一秒改變擊球線路嗎?

不。

高文選擇另外一條道路。

首先,正手高壓,加力加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卻不是莽撞行事,而是做好鋪墊做好準備,然後堂堂正正地一決勝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