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能輸。

他,不會輸。

於是,遭遇破發後,德約科維奇全身上下的神經完全緊繃起來,進入全新狀態,一個截然不同的狀態,原地展開反擊,信念與意志也就攀登全新高峰,渾然忘我、殺氣騰騰。

他,才是真正的王者!

再次轉身,德約科維奇的眼神反而平靜了下來,波瀾不驚、光芒內斂,似乎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但恰恰是這樣的平靜才意味著他進入了自己的領域狀態裡,對於勝利的渴望、對於倫敦的堅持凝聚成為一股信念。

第一時間,高文就察覺到了。

但是——

危機?

不,高文不這樣認為。

高文反而是跟著摩拳擦掌起來,因為這就意味著接下來兩個人都必須進入巔峰對決才行,寸步不讓、刺刀見紅,就看誰能夠拼搏到最後。

倫敦,對他來說特別嗎?

其實,並沒有那麼特別。

和費德勒、納達爾、德約科維奇、穆雷這一世代相比,來到高文的時代,四大滿貫裡溫布林登的特別地位已經漸漸回落,儘管草地白衣依舊代表著網球的優雅,但其他三大滿貫的魅力也漸漸凸顯出來。

所以,對於80後球員來說,溫布林登始終是特殊的;但來到90後,這種感覺就慢慢削弱,再到95後的話又更進一步回落。

但是,倫敦依舊是特別的。

因為今年在溫布林登,高文經歷自己職業生涯最心碎也最苦澀的一場失利;也因為今年在O2球場,高文面臨自己職業生涯最特別也最刺激的一次機會。

他,想要把握住,在自己的心碎之地。

德約科維奇不想輸,高文也同樣如此。

當感受到德約科維奇鬥志昂揚的那一刻,高文也跟著燃燒起來,躍躍欲試。

遇強則強——

現在,就看誰能夠殺出血路了。

“15:0”,德約科維奇反手直線回頭球迫使高文回球出界。

“15:15”,高文主動切放小球調動德約科維奇上網而後連續三拍穿越球之後從斜線突破得分。

“30:15”,德約科維奇一拍正手直線壓線球形成制勝分。

“30:30”,德約科維奇反手直線已經創造出機會卻在正手位的半場球橫掃擊球時出界。

緊繃,焦灼,全場緊繃。

從資料統計來看,兩位球員都增加了一些非受迫性失誤,但高文也好、德約科維奇也罷,深層次追究的話,他們的失誤都是來自於對手防守層面帶來的巨大壓力——

精準的預判、出色的移動和漂亮的反擊,層層疊疊的壓力撲面而來,迫使他們在進攻或者防守的時候必須提升回球質量,不僅僅是線路和落點而已,還有弧線、旋轉、力量等等的佈局,失誤的增加在所難免。

而且,因為體能的波動,進攻質量稍稍下滑,以至於回合球的拍數開始慢慢增加,僵持局面明顯增多。

在這一局裡,平均拍數已經上升到9.3拍。

然後,似曾相識的局面又再次出現。

“30:30”之後,下一分,可能是局點,但也可能是破發點,所以,誰能夠搶先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