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0 鬥智鬥勇(第2/2頁)
章節報錯
高文嘗試了連續兩拍正手斜線的壓制,但全部被德約科維奇以高質量的回球頂了回來。
德約科維奇則嘗試在反手位一拍斜線一拍直線的搭配組合,蠢蠢欲動準備上網,但高文的回球銜接夠緊密也夠強硬,沒有機會。
你來我往,持續僵持,轉眼就再次僵持了十六拍,兩位球員都進入無氧狀態,上一分才剛剛進行拉鋸戰,此時連續展開拉鋸戰,消耗自然是成倍上漲,每一拍擊球都必須爆發出合力的嘶吼,不見得是發力,而是為了保證擊球質量形成對抗。
然後。
德約科維奇再次抓住機會。
準確來說,不是機會的機會。
高文的反手斜線,故意沒有拉開角度,而是拉回中路,但中路靠左側的斜線,試圖引誘德約科維奇回一條斜線回來,畢竟站在左側半場用反手變直線的空間太狹窄,然而高文的回球落點稍稍不夠深,也就是半步空間而已,德約科維奇就上手了。
雙手反拍,利用一個小轉身,一拍輕打,瞄準高文的正手邊線,出手。
直線沒有空間,但德約科維奇不在乎,逮住機會就包裹著網球來了一拍兜球,沒有發力,以控制位置,卻撕開角度,打破四方球的框架,開啟球場橫軸線的左右空間。
瞬間,風緊。
高文啟動速度飛快,其實兩位球員在僵持回合裡的糾纏與比拼始終不斷,每一拍回球都在挖陷阱並且嘗試打破套路,所以他並不意外德約科維奇的發動,因為內心深處時刻警備著,第一時間啟動。
輕盈的重心,靈動的腳步,高文及時拍馬趕到。
而且,並不匆忙,還有觀察的時間。
也許,唯一的問題在於,德約科維奇的擊球是輕打,沒有力量,快速下墜,留給高文發力擊球的空間有限。
如何選擇回球線路是一個問題。
高文瞥了一眼德約科維奇的位置——
斜線嗎?
不,德約科維奇的腳步已經回防到位,不管是斜線還是直線包括小球都能夠全面覆蓋,除非高文強行發力強行提速打破平衡,但現在不是最好時機。
那麼,如何選擇?
困難歸困難,但高文出手非常堅定。
正手,直線,上旋。
高文知道德約科維奇能夠覆蓋全場,所以他沒有線上路上做文章,而是透過旋轉和落點形成牽制。
正手直線瞄準底線大三角的死角區域拉一個強烈上旋,這是典型的納達爾式擊球,但高文也已經非常嫻熟。
德約科維奇第一時間拍馬趕到,他的腳步已經有意識後撤半步,卻依舊能夠感受到上旋的明顯衝擊,擊球點在肩膀以上的位置,但他並不慌亂。
德約科維奇能夠和納達爾展開正面抗衡的根本原因就在於雙手反拍,他的反拍並不害怕納達爾的強烈上旋,總是能夠直接頂回去,反而讓納達爾陷入困境。
此時,也是如此。
儘管擊球點彆扭,但德約科維奇的雙手反拍出擊堅定,也同樣拉了一拍上旋,並且順勢發力擊球——
砰!
擊球,夠紮實也夠強力,沿著斜線,那道芥末黃光影也就化作流星,浩浩蕩蕩地朝著高文的反手位空檔撞擊而去。
德約科維奇,發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