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改變,也是客觀存在的。

桑普拉斯和阿加西觀看了德約科維奇小組賽的全部三場比賽錄影,他們注意到德約科維奇的正手不太穩定,不僅是對陣費德勒的那場比賽,面對費雷爾和伯蒂奇的比賽也是如此。

根本原因在於,德約科維奇試圖提升正手進攻力。

細細回溯本源,還是因為紐約那場決賽的失利,對德約科維奇來說打擊明顯,他意識到自己需要調整。

德約科維奇團隊經過討論的結果就是,從發球和正手兩個方面切入,主要還是提高自己對比賽的掌控。

現在再回看阿瑟阿什球場的那場決賽,其實德約科維奇第一盤的策略是正確的,透過前三拍的壓制以及果敢出手進攻打破僵局來形成衝擊,很大程度上打亂高文的回合節奏,反而創造出了一系列機會。

但問題在於德約科維奇還是操之過急了。

德約科維奇自己本身就不是強力進攻的型別,連續輸出的比賽方式不僅消耗巨大而且打亂自己的節奏。

所以,如何在底線拉鋸和強行出手之間把握分寸,這也就成為德約科維奇的全新課題。

經過帝都、魔都、巴黎和高文的三場比賽,又經過年終總決賽小組賽的三場打磨,他已經找到些許感覺,儘管正手進攻還是不太穩定,經常因為搶擊球點或者強行發力而出現失誤,但慢慢進入了正軌。

於是,桑普拉斯認為,高文需要再次打亂德約科維奇的正手穩定性——

從發球上網開始。

“……哦,上帝。”

“一個發球局裡的第二次發球上網,從發球的戰術選擇到上網的腳步銜接,高文的佈局完全佔據上風。”

&ne’,高文也回敬了一個,連下四分保住發球局。”

“顯然,這是德約科維奇沒有預料到的。”

“現在,德約科維奇和我們一樣,我們都需要思考一個問題,發球上網這項戰術,在高文今天的比賽裡扮演什麼角色?”

“重點不在於發球上網,德約科維奇面對發球上網型球員根本不懼,不要忘記了,他是目前全世界範圍內接發球最好的球員;重點應該在於戰術排列,高文是一位危險對手,發球上網本身就是一種戰術。”

“吼吼吼,好看,真好看。”

“比賽才剛剛開始,兩位球員在自己的發球局裡就打得非常主動,完全看不出戰術,還沒有來得及試探,兩局就已經結束,整個比賽的氛圍越發緊繃起來,這也意味著,接下來第三局,還要繼續試探。”

麥肯羅不愧是專業人士,作為解說員,一眼就看出關鍵。

高文以發球上網的突發戰術掩蓋自己瞄準德約科維奇正手施壓的真實意圖,當所有人都被髮球上網戰術迷惑的時候,高文前後三次從德約科維奇的正手突破拿下分數的情況,也就暫時成為一個盲點。

那廂,德約科維奇信心滿滿。

這廂,高文也不遑多讓。

果然,這場比賽不負眾望,短短兩局,也就是不到三分鐘,卻是內容豐富,算計與博弈已經全面展開。

所以,第三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