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貝魯西奇選擇了內角。

而且,減速、上旋,精準落點,從發球就能夠看出來,這一分的戰術,貝魯西奇腦海裡已經演練過了。

時速170公里的一發,慢,非常非常慢,但強烈上旋帶著側旋,落入T點旁邊之後,又朝著右側外拐。

貝魯西奇將自己的紅土技能壓箱底全部毫無保留地展示出來——

放棄?投降?妥協?

不。

當然不。

貝魯西奇也依舊在戰鬥。

這一記發球,毫無疑問算計到了高文,貝魯西奇就可以看到高文整個人騰空而起,身體失去重心,正手在肩膀以上的位置非常彆扭也非常勉強地頂了一拍,將將磕了一拍,網球晃晃悠悠地飛了回來。

沒有旋轉,沒有力量,也沒有控制。

貝魯西奇格外專注,連續小碎步調整,切換到正手,蹬地、轉體、出擊,一氣呵成,瞄準底線死角。

當然,上旋依舊帶著上旋,這是貝魯西奇習慣的擊球方式,他不準備改變;但這次,落點要求更準。

貝魯西奇瞄準高文反手位的底線大三角衝擊,又轉又深。

儘管高文順利移動到位,但擊球空間被完全擠壓,雙手反拍倉促之間勉強還擊了一拍,還是欠缺質量。

貝魯西奇牢牢把握住發球建立起來的優勢,連續調整小碎步,尋找最準確的擊球空間,正手再次出擊。

反斜線。

這次,則瞄準高文正手底線大三角錘擊,左右兩個大角度形成調動,將球場的橫向空間利用到了極致。

踏踏,踏踏踏。

貝魯西奇完全佔據主動,連續小碎步調整,腳步輕盈、重心穩定,牢牢鎖定高文的身影,注視著高文再次橫穿全場,身體完全舒展開來,正手延伸到極致,在極度被動情況下,正手連卷帶磕地撈了一拍。

機會,依舊在貝魯西奇這裡。

貝魯西奇注視著網球的飛行軌跡,沿著斜線,高高上揚起來,帶著強烈上旋,朝著自己右側底線大三角撞過來。

但高文在被動情況下控制還是欠缺一些,沒有完全進入大三角,也就沒有能夠達到預期,壓力欠缺些許。

貝魯西奇早早到位,雙手反拍沒有任何阻礙地順利出擊,儘管還是可以感受到些許壓力,但這不是大礙,貝魯西奇雙手反拍捋出一條直線,連續第三拍進攻,繼續調動高文在底線兩個端點疲於奔命。

直線,死角,貝魯西奇的出手還是非常果斷。

只是,這次為了保險一些,貝魯西奇並沒有瞄準死角攻擊,擊球完畢後,腳步第一時間就已經朝著左側移動,快速搶佔位置,守住自己的進攻優勢。

視線裡,貝魯西奇就可以看到高文移動飛快,風馳電掣之間就已經順利到位,儘管還是沒有扭轉局勢,但高文的出手非常堅決也非常果斷,雙手反拍順著前衝的慣性,借力打力平擊一拍斜線橫穿全場。

“insideout”斜線擊球——

當人人都熟悉高文反手直線成名絕技的時候,不經意間就忽略,自紅土和草地賽季以來,高文的反手斜線也越來越具有穿透力,這也是和德約科維奇強強碰撞之後提升的一部分實力,此時再次重劍出擊。

壓力,壓力,壓力……層層疊疊地朝著貝魯西奇撲面而來。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