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會!

貝魯西奇第一時間啟動了——

儘管高文的臨場應變夠及時也夠機警,側身正手撇出一拍滑板反斜線,倉促之間做出最好的選擇。

但終究還是被擠壓到,整個回球質量明顯受到影響,反斜線的角度沒有完全撕扯開來,僅僅依靠節奏壓縮形成衝擊。

貝魯西奇眼睛一亮,一個大跨步就已經順利到位,左手持拍就已經正手出擊,一拍橫掃式進攻出手。

貝魯西奇也在搶時間提節奏,儘可能快速出手,壓縮高文的防守時間,充分利用快速硬地的節奏;然而,紅土因子依舊深深烙印在血液裡,即使快速出手,貝魯西奇也還是習慣性地拉上旋拉弧圈。

網球,劃出一道飽滿的圓弧,沿著斜線落入高文左側半場的深區。

壓深,但還是不夠深;上旋,帶著強烈旋轉快速反彈衝擊,整個節奏的提升沒有給高文留下太多空間。

此時,細節的處理還是能夠看出紅土球員和硬地球員的區別——

高文一個緊急剎車控制住腳步,身體重新又朝著右側稍稍後仰一些,雙手反拍主動迎前,搶一個上升點。

彈擊。

掃射。

被動局面下,高文沒有空間揮拍,更多是借力打力的反彈擊球,但拍面一掃,狠狠地將上旋壓下去。

斜線對角。

原路返回。

儘管沒有變線,但網球的飛行速度、力量、角度、軌跡全部進入硬地模式,宛若魚雷貼著海底飛行一般壓著球網越過球場,以破空之勢又重新回到貝魯西奇的正手位。

貝魯西奇的腳步已經到位,稍稍調整一下就能夠順利擊球,但整個球質提升所帶來的衝擊卻格外明顯。

正手,出擊,對抗,碰撞。

貝魯西奇沒有退縮,正手正面衝撞上去,但速度、旋轉、節奏、力量等等環節全面感受到衝擊波,下意識地,貝魯西奇還是延續自己的紅土習慣,一卷一提,正手上旋就又又又一次將拋物線拉起來。

然而,這一拍回球質量,稍稍回落一些。

糟糕!

貝魯西奇也意識到,自己連續兩次正手進攻都沒有能夠達到壓制效果,反而一點一點將主動讓出去。

他知道,高文不會輕易錯過——

事實也證明了貝魯西奇的正確。

高文一下就注意到連續第二拍正手上旋的“質量退步”,沒有任何遲疑,一個上步,腳步就已經踩在底線上,身體順著前進的趨勢前傾上壓,雙手反拍再繼續迎前。

連續第二次,搶上升點。

揮拍,出拳。

速度和力量全部傾注在反手擊球之上,清脆的擊球聲瞬間炸裂開來,網球就已經沿著直線鑽入底線死角。

高文發力了。

說意外,其實並不意外,機會已經創造出來了;但說不意外,也有一些意外,因為高文抓住縫隙果敢出擊,這也就意味著戰術佈局和博弈層面上,高文正在提升狀態,整個回合質量悄無聲息地提升。

反手直線。

擊球,夠快夠平,儘管力量沒有完全釋放,但落點非常精準,瞄準貝魯西奇反手位的底線大三角錘擊。

砰!

緊接著,高文的腳步沒有停頓,順著自己的擊球動作全面上步施壓,踏踏踏地腳步,轉眼之間就已經來到網前。

隨球上網!

非常突然,但非常堅定。

等待貝魯西奇橫穿全場拍馬趕到的時候,視線餘光就能夠看到高文如同一堵高牆一般橫亙在球網前。

貝魯西奇,有點慌——

他沒有做好心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