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左撇子球員的標誌性武器,二區外角登場。

儘管上一次二區外角被高文逮住,但貝魯西奇還是沒有動搖,非常堅定,一發瞄準外角邊線出擊。

此時,貝魯西奇也已經拿出壓箱底了。

球速,並不快,時速180公里,帶著強烈上旋和側旋,但這次落點要得非常準確,壓了邊線外沿半顆球。

現場倒吸一口涼氣,還以為一發出界。

但高文沒有動搖,他的直覺判斷應該是準確壓線,腳步第一時間就拉扯了出去,沒有時間遲疑。

這樣的外角,即使自己判斷準確,也依舊是一個無解難題,除非是對手自己外角發球沒有控制好,但這次貝魯西奇的發球確實出色,落地之後還在強烈外旋,並且上旋強烈,又高又轉地彈跳起來。

高文注意力高度集中。

腳步移動之餘,視線還在觀察網球的旋轉和拋物線,轉眼身體就已經被扯出單打線,並且快速靠近雙打線,然而還需要繼續前進,擊球點已經在腦袋斜上方位置。

這也意味著,高文的擊球空間和揮拍空間所剩無幾。

貝魯西奇給了高文一個難題。

卻見。

高文腳步一蹬,依靠左腿支撐身體,雙手反拍變成單手反拍,越是緊要關頭就越是專注越是冷靜,在漫天漫地的滾滾熱浪之中,反手自上而下一砍。

切削。

高文沒有選擇強打,而是選擇切削。

網球,又沉又重,黏稠的滾燙空氣拉拽著網球快速下沉,自高文腦袋左側斜上方沿著直線快速下墜。

轉。

旋轉。

高速旋轉。

五度入射角,沿著小斜線朝著貝魯西奇的右側底線大三角飛竄過去,最後製造出一拍直線的擊球效果。

赫。

全場鴉雀無聲,從發球的疑似出界到高文的天馬行空,緊繃的氣氛讓所有人不約而同屏住了呼吸。

貝魯西奇的移動,有些沉——

天氣因素是部分原因,但真正的主要原因還是意外。

他猜測著高文的擊球線路選擇,卻完全沒有猜到這一條線路。

直線,再次以力劈華山的姿態撕扯出了一條通道,顛覆貝魯西奇的預判。

貝魯西奇的腳步踉踉蹌蹌到位,但擊球點早就已經錯過,站位、揮拍等等動作全部都顯得彆扭。

雙手反拍勉強攔了一拍,反彈球,將網球撈回去。

然而,拍面控制不穩,拋物線也就沒有能夠壓住。

悠悠地,網球的飛行曲線就上揚起來——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球場另一側,高文更加狼狽,整個身體衝出雙打線外,重心被丟擲去,急停急轉之後重新拉回身體,再次回到球場。

這一番來回控制,時間就已經消耗不少,即使貝魯西奇的回球上揚起來,高文也已經錯過了上網時機。

一加一減之間,高文和貝魯西奇的攻防平衡勉強維持住,誰都沒有能夠佔據上風,但從這樣的局面來說,作為接發球的被動一方來說,高文就已經為自己扭轉局面,在回合對峙之中重新回到同一起跑線。

而且!

高文並沒有準備保守,眼神裡迸發出一抹堅毅的光芒,連續小碎步移動腳步,正手早早就已經拉開。

拉弓,蓄力,上步。

視線,一動不動地牢牢鎖定網球,順著身體移動方向,正手就已經狠狠出擊下壓。

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