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 笑看風雲(第1/2頁)
章節報錯
劍指冠軍——
德約科維奇也好,高文也罷,兩位球員的目標都只有一個。
事實上,哪怕撇開積分不說,冠軍也是唯一目標。
對德約科維奇來說,如果自己無法登頂最終冠軍,僅僅依靠高文提前出局守住年終世界第一的位置,這也是一種恥辱,澳網和美網的記憶再次回潮。
對高文來說,如果自己問鼎冠軍卻遺憾沒有登頂年終世界第一,但他也不是失敗者,不僅贏得了冠軍也贏得了未來,世界第二也不僅僅是世界第二。
世界排名、年終第一,這些都只是額外獎賞而已,他們真正關注的,依舊是冠軍,其他球員也一樣。
然而!
正是在如此背景下,再看看分組抽籤,也難怪一片哀嚎一片驚呼了,著實太驚人,以至於哭笑不得。
即使完全中立的專業人士也不得不承認,擺在高文面前通往王座的道路確實是荊棘密佈的地獄征程——
小組賽對手,納達爾、穆雷、瓦林卡,且不說出線難度多麼恐怖了,即使順利出線,接下來淘汰賽也沒有喘息時間,不僅沒有,而且難度還更上一層樓,大機率事件來看,不是德約科維奇就是費德勒,場場都是硬戰。
所以,這是不是意味著可以提前宣佈德約科維奇年終總決賽四連冠了?
“哈,我就不為托馬斯和大衛表示強烈抗議了,但你們是否詢問過羅傑的意思?諾瓦克應該也對抽籤頗為微詞吧?”
賽前新聞釋出會上,高文毫無疑問成為圍剿中心,其實在年終總決賽舞臺上,一切小事都是新聞,包括屢屢被媒體忽略的費雷爾和伯蒂奇也不例外,但聚集在高文身上的焦點還是另外一個級別。
即使是費德勒也甘拜下風。
沒有辦法,現在所有話題所有焦點所有熱浪全部圍繞高文展開,包括費德勒自己也密切關注高文。
費德勒在接受採訪的時候打趣,“我正在和高文學習年輕人的事情試圖和時代接軌感受一下網路浪潮結果發現這位先生和我們的心理年齡差不多”。
顯然,社交網路的新浪潮,他們都全部注意到了。
面對全場熙熙攘攘的灼熱視線,身經百戰的高文依舊遊刃有餘,甚至還有心情調侃了德約科維奇和費德勒一番——
一項資料,室內硬地賽的歷史勝率排行榜之上,費德勒高居第一、德約科維奇位居第二,儘管室內硬地的條件變化沒有紅土和草地那麼劇烈明顯,但依舊是不同場地,比賽自然也存在一些區別。
比如納達爾的室內硬地勝率就確實一般,這也是他始終沒有能夠問鼎年終總決賽冠軍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為目前室內硬地實力最強的兩位球員被分到一個小組,對德約科維奇和費德勒來說也不是好訊息。
原因就在於,大滿貫和大師賽,有一個狀態循序漸進的調整過程,等待進展到半決賽決賽的時候,球員已經調整到最佳狀態,但在年終總決賽則不行,從第一場比賽開始就場場硬戰,狀態的調整和維持無疑是最大難題。
而德約科維奇和費德勒都是瞄準冠軍而來的王者,如果小組賽沒有調整好狀態,早早就輸給對手,甚至意外翻車輸給費雷爾、伯蒂奇,那就更糟糕了。
稍稍不注意,對於後續的狀態調整以及半決賽對陣都可能產生影響,真正意義上的牽一髮而動全身。
越是頂尖高手之間的對決也就越是需要注意細節。
所以,當人人都說伊利耶納斯塔塞組是死亡小組的時候,斯坦史密斯組也未必就欣喜若狂,他們也有自己的難題。
總而言之,高文的核心意思就在於——
“這裡是年終總決賽,每一位球員都是世界前十的高手,他們就是本賽季整體表現最出色的球員,這也意味著,每一場比賽都是毫釐之間的勝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