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 通往倫敦(第1/2頁)
章節報錯
伯蒂奇的性格里,還是欠缺一些血性和一些殺氣。
“四巨頭VS挑戰者”的主題貫穿整個賽季,一位又一位挑戰者聯盟成員受到激勵,挖掘潛力迎來爆發,他們也紛紛意識到,四巨頭不是不可戰勝的也不是遙不可及的,再強大的巨人也終究是血肉之軀。
然而,伯蒂奇穩定歸穩定,卻沒有能夠迎來突破,不僅沒有,而且溫布林登以後的表現還逐步下滑。
此時,距離年終總決賽還有整整兩週,伯蒂奇就已經開始擔心前景,信心受阻——
也許,這就是他的心魔,等待被捅破的那層窗戶紙。
但罕見的是,這次,伯蒂奇並沒有成為網友群嘲的物件,反而贏得一片點贊與附和。
網友們紛紛表示,伯蒂奇的話語“形象生動”,今年的年終總決賽完全就是地獄之旅,一個兩個朝著費雷爾、迪米特洛夫、錦織圭等人喊話:
“孩子,沒有必要想不開,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請務必三思。那熱鬧,真的沒有必要硬湊上前。”
“放棄倫敦吧,前往海島度假,做做日光浴,戲戲水,沒有必要卷生卷死地為難自己,早放棄早快樂。”
各式各樣的段子,層出不窮。
現在就能夠看出來年終總決賽參賽陣容的聲勢了,就連一向看熱鬧不嫌事大的網友們也紛紛打退堂鼓,甚至沒有調戲吐槽伯蒂奇、費雷爾等人的心情,同情心和同理心佔據上風,輿論風向全面調轉。
吃瓜群眾們也能夠感同身受地體會到今年華山論劍的激烈與殘酷,提前半個月,血腥氣息已經漫溢。
當然,玩笑歸玩笑,側面也能夠看出來,今年的倫敦關注度破錶,在巴黎就能夠感受到滾滾熱浪了。
與此同時,還有另外一個至關重要的懸念——
高文,能否衛冕。
和美網一樣,高文也是巴黎大師賽的衛冕冠軍,世界第一爭奪戰的最後一個關卡,橫亙在了眼前。
具體情況,錯綜複雜,畢竟德約科維奇是去年巴黎大師賽的亞軍、年終總決賽的冠軍,也有巨大保分壓力,所以高文衛冕失敗,也不見得就會結束所有懸念,兩位球員晉級不同輪次就有不同的可能。
但整體而言,簡單粗暴地做一個總結:
如果高文不能衛冕,競爭年終世界第一的希望就將非常渺茫,1%的可能都沒有,不僅需要期待德約科維奇發揮失常,而且需要祈禱德約科維奇連續發揮失常,難度可想而知。
如果高文衛冕,不見得就能夠在競爭年終世界第一之中佔據主動,但至少,他能夠將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並且贏得和德約科維奇正面對話的機會。
這,就是區別。
在通往年終世界第一王座的道路上,每一步都驚險、每一步都重要,甚至每一輪賽事的差異都可能不同。
正是因為如此,年末這些賽事裡,每一項賽事每一場比賽都可能顛覆格局,當球員們齊聚巴黎的時候,激烈程度更是達到一個巔峰,步步驚心、刀刀見血,整個賽季的激烈與精彩都在為這一刻積蓄能量。
這樣的懸念,才是最令人著迷的。
準備好瓜子和啤酒,端好小板凳,萬眾矚目下,通往倫敦前的最後戰役,吹響號角!
……
“啊!”
球場之上,高文騰空而起振臂高呼,一記天馬流星拳將丹田深處的能量全部爆發釋放,血性炸裂。
“啊啊啊!”
觀眾看臺,再也沒有人能夠安坐,猛地一下站立起來,歡呼與尖叫、感嘆與驚愕就這樣交織纏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