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 奮起直追(第3/3頁)
章節報錯
因為他們都知道,搶七局依舊是均勢,接下來兩分都是德約科維奇的發球,高文才是被動的一方。
沒有必要因為賽點的出現就大驚小怪,最重要的還是保持心態平穩,一旦急切,可能也就失去專注。
終於——
德約科維奇發球了。
二區。
內角。
高文第一時間啟動,正手迎前,卻發現德約科維奇的發球非常輕也非常平,沒有力量沒有旋轉什麼都沒有,不僅僅是減力而已,明擺著就要高文發動進攻——
波動。
德約科維奇算計的,就是高文的心理波動。
平時,高文的正手主動發力進攻就不太穩定,所以正手經常成為對手的突破口;而賽點出現的時刻,難免波動,要麼太激動要麼太冷靜,要麼太緊張要麼太亢奮,總而言之,出手的感覺都不太一樣。
德約科維奇抓的就是這一點點偏差,不僅大膽,而且冷靜,這才是世界第一的風範。
高文,出手確實稍稍緊了一些,因為腦海裡的第一反應就是不要著急,但這樣的想法反而導致出手力量不足,偏軟;再加上德約科維奇的發球沒有辦法借力,於是高文的正手推中路就有些推不動。
網球,越過球網對面的發球區就有些飛不動。
德約科維奇也沒有著急,腳步來到底線上,雙手反拍起拍,沒有搶上升點,就是紮實穩重的一拍斜線。
砰!
整個銜接,中規中矩,反而有意識地將力量、速度、節奏放慢些許,迴避高文腎上腺素爆發的急切。
高文連續橫向跨步,雙手反拍也紮實地頂了一拍回去,面對這樣沒有稜角沒有鋒芒的擊球,自己試圖發力推深,利用線路和落點擠壓德約科維奇形成威脅,但擊球才剛剛出手,就看到德約科維奇的上步。
上網。
而且,不是隨球上網,而是故意等了一拍,等待高文出手之後的上網,和費德勒的“SABR”有些相似。
非常突然也非常意外。
但德約科維奇並不冒險,雙手反拍迎前,這時才搶了一個上升點,一慢一快的結合,製造出一個時間差。
前腳,高文才朝著正手位移動試圖補防。
後腳,德約科維奇的雙手反拍斜線就已經鑽入空檔。
算無遺策,技高一籌。
小心謀劃,大膽執行。
賽點上,德約科維奇展現出的冷靜和睿智,重現世界第一的風采——
高文,沒有機會。
“6:6”。
一個賽點來了,還沒有來得及眨眼,一個賽點就消失了。
全然沒有此前多回合的拉鋸,反而顯得特別簡單,和高文的ACE一樣,德約科維奇也在三拍那解決戰鬥。
阿瑟阿什球場有些喘不過氣來,瞪大眼睛,瞠目結舌地看著球場,兩位球員波瀾不驚,宛若冷血殺手一般。
交換場地——
比分再次來到六的倍數,搶七局裡第二次交換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