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 見血封喉(第2/3頁)
章節報錯
所以,在如此關鍵時刻,德約科維奇一發降速如此明顯,體能不支嗎?
當然不是。
這是陷阱。
然而,球網對面,高文早就有所準備,雖然沒有提前啟動,但對於發球落點並不陌生,啟動及時;並且第一時間就做出準確判斷,這一記發球是強烈上旋,德約科維奇也發出納達爾式的標識性發球。
落點,夠深,落地反彈之後高高飛起來。
除非高文學習費德勒的“SABR”,直接切入底線嘗試截擊,否則就會被捲入高彈跳的旋轉擠壓之中。
等待網球來到高文位置的時候,網球的飛行高度已經在頭頂斜上方,這是一個幾乎無法發力的位置。
只是,這次高文已經做好準備。
橫向跨步,讓開位置,原地起跳,躍升高度,一拍側身正手就已經爭取到上升點下壓進攻的機會。
揮拍,撞擊,正手揮拍瞬間提速,瞄準德約科維奇的身後反手空檔錘擊下去,整個進攻非常堅決。
砰!
清脆而紮實的擊球聲炸裂開來,也許高文沒有搶發球,但這一拍擊球夠紮實夠強勁,回球非常強硬。
但是!
德約科維奇也已經有所準備——
高文在算計德約科維奇,德約科維奇也在算計高文。
顯然,德約科維奇預料到高文這一拍回球應該會送回自己的反手,一個跨步,腳步就已經順利到位。
不僅沒有後撤,而且彎曲膝蓋降低重心站穩腳跟,利用身體作為盾牌,雙手反拍借力打力平推一拍。
直線。
不是自己主動變線,而是利用高文的擊球力量完成邊線,輕推平擋,網球就已經沿著直線鑽了過去。
夠輕夠快,夠平夠直。
就是這樣一拍輕描淡寫的擊球,德約科維奇就成功將高文推向被動。
高文剛剛選擇起跳側身正手擊球,腳步才剛剛落地,沒有來得及站穩,網球就已經朝著空檔鑽過來,連續小碎步的調整,跌跌撞撞的快速移動,卻依舊沒有能夠完成調整,正手只能勉強切削了一拍。
試圖爭取時間和空間。
然而,德約科維奇並不願意。
高文切削了一拍直線,但線路和落點控制都一般般,德約科維奇毫不猶豫地選擇側身,拉開架勢——
怎麼辦?
整個場地都已經徹底清空,高文的反手位門戶大開。
即使明知道自己陷入被動,德約科維奇可以隨意選擇直線、斜線、中路等等線路,高文也別無選擇。
當務之急,就是調整重心、返回中路、準備回防,反手空檔著實太大。
踏踏,踏踏踏。
高文連續小碎步調整重心,身體已經朝著左側移動,然後微微眯起眼睛,捕捉到德約科維奇的動作。
出拍,在搶,而且引拍動作比較大。
一個靈感,一個直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