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的反手直線,典型的絕地反擊,典型的絕境爆發,典型的高文。”

“這兩個賽點的強強對抗,高文已經完全燃燒起來,比賽質量再次推向全新高度,精彩,著實太精彩了。”

“連續三個賽點,轉眼之間就只剩下一個,局面悄然發生變化。”

“儘管主動權依舊掌握在德約科維奇這裡,但兩位球員對峙的氣勢卻正在變化。”

“接下來這一分,是最危險也最困難的,對兩位球員來說都是如此,現在就看他們將選擇如何處理。”

啪。啪。啪。

德約科維奇在拍球,整個拍球時間明顯拉長,洋溢在阿瑟阿什球場空氣裡的滾滾熱浪還在持續升溫,甚至穿透直播鏡頭螢幕蔓延開來,全世界不同時區不同角落的觀眾都彷彿能夠感受到盛夏的癲狂。

十七下。

足足十七下,德約科維奇終於調整好呼吸,開始拋球,卻沒有想到——

“出界”。

一發,外角,偏出邊線。

全場,一片驚呼。

因為德約科維奇一發不進,也因為德約科維奇又要開始拍球了。

幸運的是,二發節奏明顯加快,僅僅拍了八下,德約科維奇就拋球了。

內角。

在二區,嘗試外角偷襲沒有成功,於是二發就重新拉回內角,因為德約科維奇知道高文現在的體能狀態無法和前兩盤相比,即使熬過體能極點也依舊沒有完全恢復,所以高文正手很難直接起手搶攻。

事實上,德約科維奇是正確的。

高文也知道,膝蓋蹬地力量不足的情況下,全靠上肢力量搶攻,失誤率非常高,如果現在是平分或者自己領先,那麼可以突襲一拍,但現在是賽點,冒險嘗試不是搏殺而是自殺,他自然不會如此選擇。

蹬地,啟動,正手推擋。

德約科維奇的內角發球落點非常漂亮,儘管沒有壓住T點卻也是接近,完全將高文調動起來,正手勉強一頂,將網球推回去,但深度和弧線的控制都欠缺一些,這也給了德約科維奇進攻銜接的機會。

糟糕!

高文沒有停頓,前腳才剛剛完成接發球,後腳就順著移動方向邁開大跨步,朝著右側正手空檔前行。

奔跑,全速奔跑,狼狽奔跑。

同時,視線完全盯緊德約科維奇,密切觀察,然後就可以看到德約科維奇切入底線準備搶上升點了。

一個上步,進入底線之內,正手舒展開來,瞄準高文推向中路偏正手的回球,做好全面掃射的準備。

正手斜線,“insideout”,這也是德約科維奇在美網快速硬地最強勢最出色的得分手段,沒有之一,完完全全自己掌握主動,也是自己主動發力進攻,具有穿透力和壓迫感,毫無疑問的制勝分收割機。

一般來說,球員們往往忽略這一拍,因為正手斜線就是最基礎的一拍球,太過習以為常以至於相信自己潛意識的防守成為一種習慣而不需要特別準備特別警戒,卻常常因此猜中德約科維奇我的陷阱。

但高文不會。

他和德約科維奇的每次碰面,他都保持警覺保持專注,絕對不會忽略糾纏拉鋸之中的這一拍殺手鐧。

此時,也是如此。

所以,高文第一時間就啟動補防正手,而且越跑越快,準備迎接具有穿透力的一拍衝擊。

結果!

德約科維奇似乎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斜線依舊是斜線,卻不是標誌性的“insideout”平擊,而是兜球。

又又又是兜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