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 敏銳嗅覺(第1/2頁)
章節報錯
踏。踏踏踏。
腳步才啟動,德約科維奇就意識到,自己踏入陷阱——
顯然,高文已經猜到德約科維奇的體能面臨危機,兜球糾纏,其實就是一種減少消耗的勻速擊球策略,所以他進行測試,抓住德約科維奇試圖隱藏秘密的心理,充分將德約科維奇調動起來。
上一分是如此,德約科維奇可以放棄追那一拍球,但他還是追了。
這一分同樣如此,德約科維奇放棄追擊才是明智的,然而……
難怪!
人人總是說,高文對比賽的解讀能力、對戰機的把握能力、對局面的閱讀能力,確實是翹楚水準。
越是困境,就越是能夠看出高文的冷靜與睿智,站在懸崖邊上也沒有放棄戰鬥。
但是!
德約科維奇就這樣了嗎?
踏入陷阱之後就乖乖投降?
顯然,這不是德約科維奇的風格,即使已經踏入陷阱,德約科維奇也依舊能夠在混亂之中堅持自己。
小球,困難歸困難,但在德約科維奇看來,並不完美——
因為高文擊球的時候就做好挖陷阱釣魚的準備,他顯然沒有準備直接小球放死德約科維奇,還是留下一下擊球空間,這樣才能夠讓德約科維奇繼續追球,所以,這也意味著德約科維奇還有擊球空間。
如果!這一分德約科維奇能夠拿下,顛覆高文的佈局,那麼情況就將徹底調轉過來,誰能笑到最後?
蹬地。
滑步。
延展。
德約科維奇為自己贏得了些許擊球時間,雙手反拍輕輕一挑——
非常具有技巧的一拍擊球。
而且,線路選擇也有講究。
德約科維奇沒有選擇回放小球,也沒有選擇底線深區,而是朝著中路方向挑了一拍不上不下的半場球。
“陷阱VS陷阱”。
德約科維奇展開反擊。
他注意到高文切入底線順勢上網的腳步,原因很簡單,高文的小球是設計好的,沒有給德約科維奇留下太多空間,如果德約科維奇準備反擊,斜線回放小球是大機率事件,所以高文沿著直線上步。
確實,德約科維奇的擊球空間非常有限,他必須從球網中央最低的位置尋找回球線路,否則就可能下網。
事實上,德約科維奇也的確選擇從球網中央最低的位置回球,但不是斜線,而是把斜線拉回來的中路。
儘管德約科維奇需要犧牲旋轉、速度、力量等等來追求一個線路,但落點巧妙地落在高文的上步路上。
——腳邊反彈球。
這就是德約科維奇留給高文的難題,而且不是正手,必須是反手擊球,難度係數翻倍。
電光火石之間,算計與博弈、陷阱與反擊、佈局與應變,兩位球員的腦海裡已經完成上百次運算。
然後,網球就已經落在高文的左腿旁邊半步遠的位置,而持續上前的腳步拉扯著重心前傾,眼看著就要超車,擊球點也將落在身後,雙手反拍的擊球也將更加困難,幾乎就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一頓,剎車。
單手,一擋。
倉促之間,高文已經沒有時間思考,下意識地伸出球拍,右手握著,切到左側,扭著身體側過去,球拍碰撞地面形成一個角度,無法揮拍無法發力,等待著網球落地反彈之後自己撞擊到拍線之上。
哐。
一聲清脆的聲響,網球就如同乒乓球一般撞上球拍,沒有停歇也沒有喘息就已經拖拽著尾巴飛出去。
細節,此時考驗的就是細節——
拍面角度、手腕軟硬、重心穩定等等等等。
一切,全部發生在毫釐時間裡,一次眨眼都還沒有來得及合攏眼皮,網球就已經自行完成一切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