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 推向邊緣(第1/3頁)
章節報錯
——“反手VS反手”。
連續兩個回合對峙之後,僵持與碰撞之中,毫無預警地,德約科維奇快速切換腳步,側身正手斜線。
這是非常突然也非常意外的一拍球,不要說僵持三十拍以後了,即使是前三拍回合裡德約科維奇也不經常使用這一拍,因為他對自己的反手信心十足。
此時突然出現,也就打破預期。
德約科維奇展現出自己的信念與決心,在長時間僵持與佈局之後終於找到自己最舒適也最自信的位置。
然後,出手。
角度,瞬間被撕開。
高文有些意外但並不狼狽,兩個大跨步的調整快速到位。
儘管腳步到位,但這一拍的彆扭之處就在於網球的尾勁持續朝著自己左肩斜上方突破,如果拍頭收得不夠快,根本就兜不住網球。
而且,這已經是漫長拉鋸的後半段,兩位球員都進入無氧狀態,肺部的燃燒和肌肉的炸裂讓控制變得更加困難。
漫天漫地的金色陽光宛若一片火海。
所以,高文如何回球?
斜線。
高文並沒有強行發力撇直線,因為他知道這一次德約科維奇佔據上風,自己的拍頭速度可能無法將網球掃進直線界內,所以斜線是更好的選擇。
但高文也沒有準備如此簡單地踏入德約科維奇的佈局。
斜線確實是斜線,如德約科維奇所願;同時高文選擇一拍輕打,依靠手腕和拍面的控制將網球線路進一步撕扯開來。
淺區。
外角。
斜線角度進一步擴大。
兩位球員的腳步都必須進入底線、離開雙打線之外才能夠完成擊球,平時利用不到的球場角角落落也終於涉足。
赫!
全場驚呼。
狂風大作,滿場金色陽光將兩位球員安團團包裹,宛若塑金戰神。
德約科維奇腳步快速調整,高文的回球算是意料之中卻又打破預期,他猜測到高文可能不會冒險選擇直線,但應該會將斜線角度拉回來,瞄準中場發動進攻。
然而,高文沒有。
斜線,撕開角度,持續利用場地空間,將彼此推向極致。
德約科維奇的腳步微微一頓,快速將重心拉扯回來,踩著風火輪的雙腳飛揚起來,身體完全舒展開來,丹田深處爆發出一聲怒吼——
雙手反拍毫不猶豫地迎前,一推,一送。
直線!
在主裁判椅子和球網之間的狹窄空間裡劈開華山一條路,沿著縫隙穿透球場,宛若狙擊手扣動扳機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