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瘋了,徹夜未眠。

狂歡!派對!載歌載舞!

一切的一切,只為即將到來的男子單打決賽而瘋狂。

——來了來了,終於來了!翹首以盼的巔峰對決,正式登場!

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別多。

早在今年美網拉開序幕之前,種種異常就已經陸續登場,短短兩週時間更是上演一次又一次驚嚇時刻,即使是久經沙場的專業人士和解說員們也紛紛表示不太適應,不同尋常的心悸打亂日常的節奏。

酷暑。大風。脫水。抽筋。退賽。意外。爭議。冷門。

一個接著一個再接著一個,沒有喘息空間,最後將整個賽事一舉推向混沌,黑暗與迷霧籠罩在頭頂。

一路失控地衝向終點——

當佩內塔和文奇雙雙攜手爆冷闖入決賽,複製去年西里奇和高文壯舉的時候,怪異也就達到了巔峰。

也正是因為如此,觀眾們對於週五晚上兩場男子單打半決賽的期待值達到一個難以置信的全新高度。

冷門的延續;還是期許的迴歸?

一路滑向撲街;還是及時止損迴歸巔峰?

然後!

一個轉身,男子單打決賽陣容就在冷門迭爆之中迴歸正軌,重新將流失的焦點和興趣全部拉扯回來。

“一號種子VS二號種子”。

“德約科維奇VS高文”。

一切,堪稱完美。

所有混亂,所有坎坷,所有意外,所有顛簸……迂迴曲折、翻山越嶺的最後,百川歸海,終究還是回到了原點,一號種子和二號種子的會師,在動盪與不安之中穩穩當當地屹立不倒,讓賽事重回正軌。

不僅僅是精彩而已。

在整個賽事的混沌背景之下,世界第一和世界第二捍衛自己的排名與期許,就如同四巨頭在數不勝數的衝擊與挑戰之中保持強勢保持穩定登頂紫禁之巔一樣,越發證明如此結果如此局面的來之不易。

震撼與轟動之餘,掌聲與歡呼也就越發洶湧澎湃,浩浩蕩蕩地引爆社交網路狂潮,一句讚歎就已經足夠:

“果然,名副其實!”

也許,也不是那麼完美——

畢竟,這裡是紐約,渴望在決賽舞臺上看到費德勒的球迷依舊大把大把,特別是希望看到費德勒和納達爾對決的球迷數不勝數。

這對傳奇對手在不同賽事不同場地奉獻無數次巔峰碰撞,但唯一遺憾就是從來沒有在紐約交手過。

對紐約球迷來說,這是一個遺憾;並且今年也依舊不會發生。

遺憾與扼腕的嘆息,不絕於耳,難免有些意志消沉。

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