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

啊!

噢!

阿瑟阿什球場洶湧著低低的驚愕聲響,完全是一種下意識的本能反應,費德勒和高文的每一次擊球選擇都在刀尖之上狂舞,緊張而刺激的強強碰撞牢牢握緊心臟,大腦開始缺氧陷入一片狂熱。

然後——

譁!

當費德勒完全雜耍式的胯下擊球時,球場一片歡呼,頭皮發麻的連續高潮宛若急風驟雨般狂轟亂炸,現場已經有觀眾控制不住自己抱著腦袋站立起來,瞠目結舌地注視著眼前這一幕,陷入呆滯。

精彩絕倫!

費德勒出人意料地選擇一拍直線擊球,在懸崖邊上找到一線生機,從直線位置試圖突破高文的網前封鎖。

顯然,費德勒不需要回頭就知道高文已經覆蓋網前,但腳步應該在球場中央,而且是從正手位斜線移動到中路的,此時習慣性地會更加顧忌身後空檔——

這是一個意識盲點。

因為自己朝著反手位移動,也因為自己面向左側,潛意識裡自然而然就認為自己不會錯過反手一側的來球,反而對身後留下的空檔給予更多關注。

任何人都是如此,這是一種慣性。

從轉身回跑追球的時候,費德勒就已經在構思在佈局,胯下擊球也是一次有目的有意識地延遲出手,目的就是讓高文更靠近球網一些。

然後,直線,出擊。

筆直筆直的芥末黃光影宛若長箭一般洞穿球場。

——呃。

球場對面可以明顯聽到高文的悶哼,急停急轉之間的二次啟動,丹田發力,不由自主地發出聲音。

一次橫向跨步,但不夠,遠遠不夠,於是高文如同金雞獨立一般,左腿支撐身體,身體完全傾斜拋了出去。

單手反拍。

一攔。

被動和意外狀況下,只能勉強地攔截一拍。

網球,高高揚起,拋物線頓時上揚起來——

費德勒,一百八十度轉身後,靈活的腳步轉眼就再次切入底線,快速上網,劣勢一下就快速抹平。

此時就能夠看出來,網前技術的掌控、判斷和運用,費德勒還是更加老道,瞬間扭轉了被動局面。

踏踏踏。

踏踏踏!

費德勒再次重複,直上直下、直下直上,連續在縱軸線上狂奔,這一分費德勒也已經毫無保留地豁出去。

腳步,從自己的正手位沿著斜線切入左側反手位,速度已經提升到極致,轉眼就已經來到發球區附近。

網球落地反彈後正在二次下墜。

費德勒快速掃視一眼球場空間,高文的腳步明顯有些慌亂,和底線比較起來,網前的腳步控制還是有提升空間,急停急轉之後正在快速拉回中央。

回防。

中路。

卡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