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門!冷門!冷門!

前腳,人們才稍稍放鬆警惕,看著男女單打四強陣容紛紛表示冷門已經結束,美網又重新回到正軌。

後腳,女子單打半決賽就連續爆出冷門顛覆全部想象,並且一舉將今年美網的混亂推向一個全新高度。

瞠目結舌。

呆若木雞。

伴隨著佩內塔橫掃哈勒普、文奇逆轉小威廉姆斯,一連串記錄強勢書寫,洋洋灑灑三十多項記錄持續刷屏,其中最值得關注也最值得討論的兩項記錄分別是:

整整七十四年以來,美國網球公開賽首次迎來兩位首次闖入大滿貫女單決賽的球員爭冠。

整整三十六年以來,自1979年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以後,首次沒有世界排名前二十的大滿貫女子單打決賽。

震驚。錯愕。驚歎。

但認真想想,眼前一幕是否有些……似曾相識?

去年,男單半決賽,西里奇擊敗費德勒、高文掀翻德約科維奇,兩位名不見經傳的球員會師決賽。

今年,完全相同的一幕複製黏貼之後在女單半決賽上演,不是非常相似而是一模一樣,目瞪口呆。

人們深深感受到了一陣暴擊,即使親眼見證親身經歷也還是難以相信這一切真的就這樣發生了——

而且,連續兩年,職業生涯首次闖入大滿貫決賽的球員完成會師,分別擊敗一號種子和二號種子的壯舉,連番上演,先男單後女單,不斷引爆眼球。

一時之間,要素過多,令人應接不暇。

有人震驚於哈勒普的全場束手無策,今年硬地勝場數量最多的球員突然之間好像就不會打球了一般。

有人震驚於文奇的出色表現,要知道這位義大利老將是紅土專家,整個賽季在硬地贏過排名最高的球員也就是目前世界第二十五的布沙爾而已。

有人震驚於小威廉姆斯的馬失前蹄,也許再也無緣超越格拉芙,在亂世之中也終究被捲入風暴之中。

還有人震驚於……

吧啦吧啦,簡直停不下來。

此時再回首整個美網的女單賽事,從第一輪的冷門迭爆開始就已經埋下伏筆,混亂與災難之中釀造瞭如此局面,最後成就兩位義大利老將的傳奇會師。

讚歎與愕然,浩浩蕩蕩地鋪陳開來。

一直到夜場拉開序幕的時候,也還是沒有能夠找回鎮定。

最震驚也最直觀的一點就是週六女單決賽的門票——

本來,美國觀眾期待著在本土見證小威廉姆斯歷史性地完成年度大滿貫壯舉,再加上小威廉姆斯對陣文奇的絕對優勢,似乎篤定世界第一能夠強勢晉級,女單決賽門票也就一路狂飆。

甚至在美網開賽前,所有門票就已經早早宣佈售罄,這也是有史以來第一次女子賽事的門票銷售成績領跑男子賽事,可見人們對女單決賽的期待。

阿瑟阿什球場最便宜的山頂票也一度炒到兩百七十美元的驚人位置,然而就在小威廉姆斯輸給文奇的比賽之後,短短五分鐘,最低票價就一路斷崖暴跌到四十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