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來,四巨頭分屬四個分割槽,這也意味著,四位巨頭齊聚四強的可能性又開啟大門。

二來,高文對位納達爾,正好是“四巨頭VS挑戰者”的長安話題完美代表,引爆話題。

儘管在納達爾的7/8小分割槽裡,索克首輪爆冷淘汰迪米特洛夫,打亂計劃,但最後,納達爾還是順利擊敗索克,歸位八強;同時,高文也經受住蒂姆的考驗,並且涉險擊敗特松加,完成和納達爾的會師。

來了來了,終於來了!

群起沸騰。

這裡,還有一個小小題外話。

整體而言,四巨頭的強勢,普遍體現在四大滿貫和九項大師賽之上,但每位巨頭都有稍稍側重的賽事。

特別是大滿貫,暫時撇開目前僅僅贏得兩座大滿貫冠軍的穆雷不說,其他三位巨頭都有自己的代表作。

澳網之於德約科維奇、法網之於納達爾、溫網之於費德勒,他們都與這項賽事完美契合,他們的能力與風格都能夠得到最全面最極致的展現,整體表現明顯強於其他賽事,可謂是天作之合的靈魂伴侶。

不僅體現在奪冠次數最多,而且勝場、勝率等等也是最好。

也正是因為如此,ATP常常調侃,儘管對陣巨頭球員從來都不容易,任何賽事任何場地都是一項挑戰;但挑戰之中的終極挑戰則是,澳網挑戰德約科維奇、法網挑戰納達爾、溫網挑戰費德勒,堪比屠龍。

當然,難度爆表,卻不意味著沒有人能夠做到;而且,不止一次——

費德勒,自2003年在溫網首次奪冠後,他又在溫布林登輸了五場球。

納達爾,自2004年在法網首次奪冠後,他後來在巴黎輸了一場球。

德約科維奇,自2008年在澳網首次登頂後,又在墨爾本輸了四場球。

其中,納達爾在羅蘭加洛斯的統治力,無疑是最為驚人的,他職業生涯在這片場地僅僅只輸過一場球:

2009年,第四輪,輸給索德林。

包括費德勒、德約科維奇、穆雷三位巨頭在內,也不例外,他們都不止一次擊敗過納達爾,卻始終不曾發生在羅蘭加洛斯,特別是費德勒和德約科維奇,他們登頂法網的夙願,屢屢在納達爾面前碰壁。

整整十年,納達爾在羅蘭加洛斯的戰績是六十六勝一負,可想而知,這片場地對納達爾來說意味著什麼。

也許,球員曾經擊敗過納達爾;也許,球員曾經在紅土擊敗過納達爾,但來到羅蘭加洛斯,就是另外一個故事,截然不同的故事,任何一位球員在菲利普夏蒂埃球場挑戰納達爾都需要莫大的勇氣魄力。

人人都在討論著,索德林之後,誰能夠再次在羅蘭加洛斯完成如此使命?

一年又一年,一年再一年,人們依舊在等待著。

ATP職業賽場的終極挑戰,也許不是一項正式的官方挑戰,毫無疑問絕對是四巨頭時代輝煌的一個縮影。

視線,重新回到高文身上。

年初,高文在墨爾本擊敗德約科維奇登頂冠軍,解鎖第一項終極挑戰成就。

現在,高文又即將在巴黎迎接第二項終極挑戰,在羅蘭加洛斯對陣納達爾。

激動。

亢奮。

雀躍。

熱血。

也難怪記者如此失態了,他們正在見證挑戰者聯盟對四巨頭的全面衝擊,青春風暴的崛起更是不可阻擋,“高文VS納達爾”的這場比賽,毫無疑問就是籤表出爐後的第一順位,所有目光都聚集在這裡。

一直到此刻——

事情,終於要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