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5 險中求勝(第2/2頁)
章節報錯
然而,等等——
發球,有些慢。
當然,二發本來就比較慢,納達爾也做好了心理準備,但這裡的二發,比預期之中還要慢許多許多。
時速135公里。
這簡直比女子球員的二發還慢!
納達爾馬上就意識到高文的意圖,不僅大膽而堅決——
當納達爾接發球站位距離底線四米五米開外的時候,面對大力發球,他可以為自己贏得反應時間和揮拍空間;自然而然,面對減力發球,可能就比較麻煩。
倒不是說接不到,而是減力發球來到納達爾站位的時候,幾乎已經沒有力量和旋轉,必須完全依靠納達爾自己的主動發力完成擊球,難度非常大:
一來,從擊球站位到球場對面的距離和空間都發生變化,拋物線控制難度上升,稍稍不注意就可能下網,再不然就是回出月亮球,給對手進攻機會。
二來,網球來到站位的時候已經處於快速下墜的過程,回球的時候,對旋轉和力量控制都提出嚴格要求,發力的強度和難度都上升整整一個臺階。
也正是因為如此,克耶高斯後來對陣納達爾的時候,就百般看不習慣納達爾這樣的接發球站位,故意選擇“下手發球”——
下手發球,也就是沒有拋球動作,直接將網球往下丟,球拍自下而上地拉出弧線,和羽毛球的下手發球非常相似,但在網球比賽裡,只有業餘愛好者才會這樣發球。
儘管網球比賽規則沒有禁止下手發球,但因為這是業餘球員不會拋球的情況下才使用的一項技術,所以在職業比賽裡使用,往往就帶著戲耍對手以及為了贏得比賽不擇手段的意思,引發諸多爭議。
克耶高斯是典型發球高手,發球能力在ATP可以躋身前五,所以他使用下手發球,純粹就是戲弄對手的意思,處處展現出對對手和比賽的不尊重。
後來,關於是否應該使用下手發球,也引發廣泛討論,反對者佔據大部分,但也有少數支持者。
其實,下手發球沒有威力,基本就等於放棄自己的發球優勢,一旦被對手識破,一拍就能夠打死,想要戲弄對手結果卻讓自己陷入困境,最好不要輕易使用,否則就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網壇的另外一個壞小子布勃利克,在2022年溫網第三輪對陣蒂亞福的時候,這位發球高手就曾經不信邪地在一局比賽裡嘗試了六次下手發球,震驚一片,就連克耶高斯得知都表示甘拜下風。
視線,重新回到納達爾身上。
從戰術層面來說,下手發球和減力發球的目的都是一樣的,利用納達爾的站位做文章,破壞納達爾的回發球威力,但區別在於,下手發球是陰謀、減力發球則是陽謀。
納達爾,注意到高文的發球減力,第一時間就意識到高文的戰術意圖,他的腳步就立刻調整起來。
小碎步,連續小碎步,尋找到最恰當的擊球點。
然後,正手標誌性的繞頭擊球再次出現,一拍主動發力的強勢回球,將整個回發球的力量和旋轉提升到極致——
“啊!”
丹田深處發出一聲暴喝,納達爾的正手已經完全甩出去。
可惜。
納達爾距離底線將近五米,作為參考,底線到球網的距離是23.77米,他的站位也就相當於將球場延長了五分之一,整個擊球點、發力點都全然不同。
而高文的發球,他沒有能夠借上任何力量,自己的主動發力又必須考慮旋轉和弧線,即使全面發力,但回球的落點還是太淺。
本來,這一拍回球應該控制落在底線附近,但實際落點僅僅只是超出發球底線小半步而已,效果遠遠沒有達到預期。
不過,納達爾也知道,這就是自己選擇後退站位所需要面對的風險,所以,他沒有懊惱更加沒有分神,正手擊球完畢後,腳步第一時間就已經二次啟動,左腿一蹬,身體就已經快速移動,找回自己的防守位置——
納達爾相信高文肯定會下手進攻,關鍵就在於,斜線?還是直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