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8 些許爭議(第2/2頁)
章節報錯
卻沒有想到,還有後續。
等待提問全部結束後,高文才意識到,記者居然明目張膽地挖坑;而且,這件事他還沒有辦法迴避。
醉翁之意不在酒——
記者的真正目的,其實是要求高文表明立場,選擇隊伍。
今年在羅蘭加洛斯,安保工作確實出現了一些問題,不僅是費德勒,其他球員也都遭遇球迷圍堵的情況。
但區別就在於,只有費德勒提出來了。
前天的賽後新聞釋出會上,費德勒對於小球迷居然能夠突破安保封鎖進入球場的事情,表示非常憤怒。
不是針對球迷,也不是耍大牌,而是針對整個意外狀況,費德勒認為“這關於界線問題”,他在新聞釋出會上大發雷霆,要求組委會給予重視並且對安保情況做出調整,避免事情一而再再而三地不斷髮生。
隨後,賽事總監伊瑟恩做出回應,“發生在羅傑身上的事情,不是世界末日”。
伊瑟恩表示,他明白費德勒的心情,也明白費德勒的擔憂,他表示真誠道歉,並且承認這是安保工作的失職;但同時,他也認為,他們沒有必要針對這個事情小題大做,更加沒有必要休整安保工作。
最後,伊瑟恩以和稀泥的方式為整個事件畫上句號,“那個孩子已經被趕出球場,並且在今年剩餘的比賽裡,禁止他進入羅蘭加洛斯。”
儘管伊瑟恩沒說,但他認為費德勒大驚小怪,並且試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輕描淡寫地一筆帶過。
然而,伊瑟恩的言論一出,在職業網壇引起軒然大波,一時之間,人人都在討論人人都在發表意見。
有人認為,這確實不是一件大事,只是一個孩子球迷而已,有必要上綱上線嗎?
有人則認為,這不是一個球迷的問題,事實上,費德勒滿足了球迷的所有願望,並沒有粗暴對待球迷也沒有耍大牌;這是關於安保的問題,毫無疑問是賽事組織者執行工作不力,沒有能夠完成工作。
熙熙攘攘,沸沸揚揚——
爭論不休。
現在,記者就是在要求高文表態,費德勒,還是伊瑟恩?
顯然,事情沒有那麼簡單。
選擇費德勒,這就意味著譴責法網賽事組織不力,站在伊瑟恩的對立面,四大滿貫和ATP同氣連枝,如果得罪伊瑟恩乃至於法網賽事組委會,牽一髮而動全身,其他三大滿貫的態度可能也會發生變化。
並不是人人都像費德勒一樣,擁有足夠影響力對抗這些賽事組織者。
選擇伊瑟恩,這也就意味著站在球員利益的對立面,更不要說費德勒是球員工會一呼百應的存在,難免在球員之中留下“跪舔法網”的形象,未來可能在巡迴賽更衣室裡遭遇異樣的目光和特別的待遇。
從消極角度來看,記者的長篇大論,就是在給高文挖坑,要求高文站隊,選擇立場。
從積極角度來看,高文已經具備足夠的影響力,對賽事組委會對球員工會乃至對社交網路的輿論風向,他的言論也將影響他人的觀點,甚至影響整個事件的走向,他再也不是巡迴賽裡的普通一員了。
所以,高文應該如何應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