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3 一擊入魂(第1/2頁)
章節報錯
拉鋸,膠著,火花四射——
這就是此時此刻用來形容二號球場的最佳詞彙,不僅因為剛剛這一個三十三拍的回合,而且因為比賽局勢犬牙交錯地完全糾纏在一起。
先是伊斯托明在高文的發球局裡拿到賽點,距離2015年溫布林登開賽以來最大冷門就只有一分之遙;後是高文在伊斯托明的發球局裡拿到破發點,滿場飛奔、被動防守、放手一搏的回合向全場觀眾展示大滿貫冠軍的風采。
全場,沸騰。
“多麼驚人的方式拿到這一個破發點!”
解說席裡,一片震驚和讚歎,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就能夠深深感受到腦海裡的風暴,頭皮發麻渾身顫慄。
在一波接著一波的腎上腺素狂潮之中,解說員們不得不在全場急風驟雨裡保持最後一絲冷靜繼續解說。
“接下來這一分,才是伊斯托明的真正考驗!”
“這記破發點,僅僅是高文全場比賽拿到的第四個而已,此前三個,分別來自第一盤的一個和第三盤的兩個;而伊斯托明則成功挽回了全部的三個破發點,本場比賽至今為止依舊保持發球局全勝的戰績。”
“但是,這記破發點和前面任何一次都不同,甚至和上一局的賽點也不同。”
“明明三分鐘前,他還手握賽點準備結束比賽,轉眼之間卻必須為延續第三盤的戰況而挽救破發點,如此大起大落、如此峰迴路轉、如此波濤洶湧,全部擁擠在一起,對心理和狀態的穩定提出嚴峻挑戰。”
“對伊斯托明來說,他是否能夠在心態波動、局勢膠著的情況下延續一貫出色表現,這才是勝利的鑰匙。”
顯然,高文明白這一點,伊斯托明也明白這一點,但恰恰因為明白這一分的重要性,心態的微妙變化也將是球員最嚴峻的考驗。
二號球場的觀眾同樣明白這一點,排山倒海的掌聲與歡呼過後,再次安靜下來,全神貫注、屏息凝視。
“30:40”。
發球前,可以明顯看到伊斯托明深呼吸一口氣的動作,抬頭看了高文一眼,似乎正在保持心緒的平靜。
然後,拋球——
網球,鑽入陽光裡,可以清晰看見那些金色粉末捲入芥末黃的光影之中,似乎就這樣消融在絢爛之中,卻又彷彿一點一點染成綠色,與眼前徐徐鋪陳開來的球場融為一體,最後化作一道箭矢橫穿全場。
來了!
一發,順利進區,但是,從一發的狀態就能夠看出蛛絲馬跡:
伊斯托明的大腦應該思緒洶湧,沒有能夠理清想法。
他沒有能夠確定自己應該選擇搏殺還是選擇保守,沒有能夠確定自己應該增加一發威脅還是降低風險確保一發進區製造壓力,也沒有能夠確定一發後應該搶攻還是應該拉鋸,整個戰術套路都是模糊的。
關鍵時刻,沒有想法是危險的,但想法太多也是危險的。
於是,伊斯托明的一發順利進區,然而,呈現出來的發球效果卻顯得曖昧不清,看不清楚戰術意圖。
時速180公里,中規中矩,不快不慢。
落點,介於內角和近身之間,不尷不尬,沒有能夠撕扯開角度,同樣也沒有能夠擠壓高文的揮拍空間。
倒也不是菜球,就只是……平庸。
結果,反而是讓高文有些措手不及——
這次,高文沒有預判,而是跟隨著伊斯托明的發球動作條件反射出擊,視線捕捉到網球的內角線路,腳步就已經衝出去,正手早早引拍,準備接發球,高度集中的注意力讓高文第一時間就反應了過來。
然而,腳步邁出去之後就意識到,伊斯托明的發球角度沒有拉開,不是近身也不是內角的發球著實有些尷尬,以至於自己的移動反而顯得多餘,最後就是自己正面撞車,意外形成擠壓效果,壓縮空間。
……這,算是無心插柳嗎?
但是,高文始終保持專注,後續反應速度非常快,儘管腳步的前進慣性在電光火石之間來不及剎車,上半身卻第一時間後仰拉開距離,並且正手順著軌跡繼續揮拍,身體宛若弓箭一般拉滿,正手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