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6 狂跳不止(第2/2頁)
章節報錯
——內角,T點,突擊正手。
伊斯托明全神貫注,沒有走神,條件反射速度非常快,腳步一蹬,身體就已經跨步橫向衝了出去。
緊接著,伊斯托明就意識到,高文居然又又又選擇減力發球!
時速180公里。
從上一球到這一球,速度的變化格外明顯;而且,連續兩次發球選擇T點,高文找到了內角的手感,這次發球依舊準確無誤地砸中T點,可以從飛濺起來的白色粉末判斷,不需要裁判就能夠確定界內。
但是,伊斯托明準備不足——
又或者應該說,伊斯托明以為自己準備充分,但身體的條件反射則沒有調整過來。
他意識到,減速發球、而且是正手位,這是自己搶攻的機會,所以大腦提醒自己,應該正手搶攻,並且需要注意減速,出拍速度需要稍稍慢一些,這樣才能夠找到準確的擊球點,完全發力,完成擊球。
然而,現實卻是,身體條件反射就已經衝了出去,早早引拍,潛意識裡依舊當作是高速球,正手就已經快速揮拍迎了上去。
大腦想著一回事,身體執行另一回事。
結果就是,球拍已經揮出去,但網球還沒有到,以至於他需要稍稍等待片刻——其實也就是一毫秒而已,觀眾根本察覺不出來,只有球員自己能夠感受到:
擊球點稍稍早了一些。
一來,沒有能夠擊中甜點;二來,身體還在提醒自己需要增加一些上旋,將網球拉起來,避免直接下網。
也就是說,整個接發球的戰術策略被全盤打亂,完完全全是混亂的。
最後,網球順利飛行了過去,但落點和拋物線都有些……尷尬。
不高不低,不快不慢,不轉不衝,飄飄忽忽地,著實難以形容。
當然,從積極的一面來看,就連伊斯托明自己也琢磨不透擊球效果,可想而知,高文也是滿頭問號。
那廂,高文注意力全神貫注,小碎步調整跟上非常及時,腳步站在底線上,不斷調整位置等待回球。
——來了!
第一時間地,高文也注意到了回球的飄忽,他沒有遲疑,腳步切入底線小半步,膝蓋彎曲重心下沉,正手直接揮拍進攻。
高文沒有選擇強行發力,因為自己球感和手感都不佳,盲目發力反而吃不住球,出界的可能性比較大,特別是面對這樣飄飄忽忽無法均勻受力的來球,就更是如此;所以,高文選擇搶上升點壓縮節奏。
正手,一個提拉的掃帶,擊打出一拍斜線,朝著伊斯托明的正手底線飛行過去。
力量,並不大,同時,線路和落點也沒有瞄準死角衝擊;但銜接緊密,整個節奏和速度完全提升起來。
球場對面,可以看到伊斯托明正在狂奔,宛若刺蝟索尼克一般,橫穿全場,一頭短髮也隨風飛舞起來。
電光火石之間,伊斯托明就已經拍馬趕到,身體延伸出去,順著慣性和離心力,正手發力搏殺了一拍——
反攻!
伊斯托明巧妙利用助跑的慣性和力量,身體的重量與正手的擊球疊加起來,整個揮拍速度完全提升起來。
不僅借力打力,而且全面發力,又快又重、又沉又衝。
局勢,扭轉!
不得不說,伊斯托明表現非常出色,儘管高文的進攻沒有能夠施加足夠的壓力,留下一定的反擊空間,但更重要的是,伊斯托明抓住了這些縫隙強勢反擊,敢打敢拼的果敢和魄力也是不容忽視的重點。
所以,此時比分板上,伊斯托明大比分遙遙領先,也不是沒有理由的。
唯一缺點?
線路依舊沒有驚喜。
伊斯托明藉助整個身體的力量完成防守反擊,線路選擇也就顯得保守,斜線,對角,快速衝了出去。
踏踏踏……
踏踏踏!
卻見,球場對面一道白色身影正在狂奔,留下一抹殘影,似乎前一秒還在球場左側,下一秒就已經抵達右端,準確的預判和佈局為高文爭取到寶貴時間,甚至提前半步抵達位置,做好了擊球準備。
重點在於,在球感不佳的情況下,高文應該如何組織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