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啊!”

急停急轉。

“啊啊啊……”

伊斯托明的身體已經延伸到極致,用拍頭輕輕一裹一兜,雙手反拍居然不可思議地再次完成擊球。

視線,跟隨著網球一起上升、飛行、推進,沿著邊線方向捋出一條直線——

伊斯托明準備從直線方向也就是高文的正手位突破。

那枚網球,承載著希望重任,劃出一道驚心動魄的弧線,漫天漫地的金色陽光全部濃縮在網球之上,跟隨著網球一起快速轉動,連帶著伊斯托明的心臟和身體也跟著一起高高跳躍,幾乎就要炸裂。

但是!

慢鏡頭裡就可以看到一把球拍闖入視野,打破平衡,緊接著手腕、身體、臉孔,全面入鏡。

糟糕!

伊斯托明腦海裡的警報拉響,此時才意識到:

上當了。

剛剛那一拍,高文的網前截擊,不僅卸力、而且下旋,導致網球落地之後的彈跳非常低,沒有留下太多擊球空間,從常識來看,選擇斜線破網是大機率事件,因為過網高度低,可以節省揮拍動作。

不過,選擇直線破網也不是不行,但這就意味著球拍需要拉上旋,儘可能確保過網高度,拉出一個上旋球從直線空檔完成突破,並且最好拋物線高度能夠在肩膀位置以上,給對手的擊球製造困難。

自然而然,一旦選擇直線擊球,揮拍動作就需要更大,並且提前出拍,否則收拍不夠充分,即使選擇直線,回球也會出界。

所以,高文的網前截擊,根本就是一個陷阱,他只需要站在球網前等待、觀察,如果伊斯托明出拍時間早,那就封堵直線;如果出拍時間晚,那就在原地等待斜線或者等待伊斯托明自己擊球出界。

伊斯托明的奮力一搏,從來都沒有逃離高文的五指山——

蹬地。33

飛身。

延展。

身影,準確無誤地出現在直線路徑上,正手舒展,宛若大鵬展翅一般,擺在肩膀位置,卻沒有用力扣殺,而是在最高點,輕輕一切一攔,手腕的柔軟力量包裹著網球,最後一推,擊球就已經完成。

網球,自上而下,如同掉落在牛頓頭上的蘋果,可以清晰看到地心引力的拉扯,快速下墜,自由落體。

啪。

輕盈地落回伊斯托明的半側場地中央,幾乎沒有二次彈跳,甚至來不及眨眼就已經咕嚕嚕地滾了出去。

賽點,挽回——

輕描淡寫,閒庭信步,優雅從容,瀟灑自如。

轟!

剎那間,整個二號球場就沸騰了,掌聲雷鳴!

不需要歡呼也不需要吶喊,全場觀眾自動起立,以最激烈也最炙熱的掌聲表示尊敬,為高文加油助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