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0 心煩意亂(第1/2頁)
章節報錯
“二號球場,開賽時間,13:00。
第一場,高文VS丹尼斯伊斯托明(DanisIstomin)。
第二場,卡洛琳沃茲尼亞奇VS鄭賽賽……”
賽程,出爐了——
高文,不僅被擠出中央球場,甚至被擠出一號球場,被安排在了二號球場。
此情此景,著實太過眼熟,因為在墨爾本和巴黎,高文都面臨了這樣的待遇,但問題的關鍵就在於,現在的高文,已經不是墨爾本和巴黎的狀態,他證明了自己,並且在全球範圍吸引了數不勝數球迷。
來到倫敦,高文不應該得到這樣的待遇。
當然,從客觀條件分析,溫布林登的賽程安排,一切都有跡可循。
首先,高文是五號種子,不是世界第二,在種子排名方面就已經沒有優先權,更何況,就連女子單打的世界第一兼頭號種子小威廉姆斯都被擠出中央球場,那麼男單五號種子被擠出一號球場也不稀奇。
其次,組委會也有自己的考量,伯蒂奇在溫布林登一向受歡迎,女球迷尤其多,迪米特洛夫也同樣如此,兩位球員都曾經在溫布林登擁有“歷史”,這也恰恰是溫布林登一向最為重視的部分,可謂特權——
溫布林登有一項人盡皆知的特權,“八強俱樂部”,只要球員能夠在這裡晉級賽事第二週——也就是單打八強雙打四強混雙決賽,就能夠得到組委會頒發的會員證,終身有效。
“八強俱樂部”,最早起源於1986年,紀念賽事一百週年,會員特權並不奢侈,主要是能夠享用一個專屬的休息室、餐廳以及更衣室,不僅可以攜帶家庭成員進入其中,而且每年迴歸賽事還能夠得到賽事的小禮包。
當然,從特權來說,對頂尖球員只是九牛一毛,不值一提,但溫布林登推出這個俱樂部,重點還是在於榮耀。
也正是因為如此,往年在溫布林登表現出色的球員,往往都會得到更多重視和嘉許。
於是,伯蒂奇和迪米特洛夫雙雙進入一號球場——
迪米特洛夫首輪對手是1995年出生的英國本土新秀凱爾埃德蒙德(KyleEdmund),也有一部分原因。
從規則角度來說,溫布林登的安排,自然有他們的理由,更重要的是,大滿貫的賽程安排都由賽事組委會完成,ATP和WTA都無權干涉,球員工會也同樣沒有權利交涉。
如果球員不滿意賽場安排,可以透過賽事組委會遞交抗議,但組委會保留解釋權。
2007年溫布林登,首輪比賽,世界第一海寧、兩位前任世界第一小威廉姆斯和辛吉斯,三個人的比賽前後兩天全部都被安排在了二號球場;而後,大威廉姆斯和衛冕冠軍毛瑞斯莫的第二輪比賽也同樣被安排在了二號球場。
事實上,類似的情況,不是第一次也絕對不會是最後一次,溫布林登組委會每年都能夠收到無數抗議,但始終我行我素,也正是因為如此,二號球場才贏得了“種子墳墓”的稱號——
在這裡折戟的大牌球員,數不勝數。
儘管羅蘭加洛斯也有種子墳墓,但和溫布林登的二號球場比較起來,著實是小巫見大巫,不在一個級別。
其中非常非常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冥頑不靈的溫布林登組委會,他們在二號球場安排了太多大牌球員的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