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然,昨天才剛剛欣賞了一場五個小時的激烈鏖戰,今天觀眾們對兩位巨頭的巔峰對決就有著更高期待,德約科維奇和穆雷也不負眾望地再次殺到決勝盤,就連電視機前的觀眾也進入集體狂歡模式。

根據資料顯示,德約科維奇和穆雷這場週六補賽的收視率,在第四盤末尾迎來巔峰,並且創造法國本土的收視成績新高,直接證明人們的密切關注。

當然,如果考慮全球範圍收視資料的話,那麼坐擁華夏市場的「高文VS瓦林卡」則是無法逾越的高峰。

但是,在法國本土,得益於第一場半決賽的烘托鋪墊,第二場半決賽的關注熱度也就攀升到一個全新高度;而且,這還將是十年以來的第二次,決賽看不到納達爾的身影,最後將決出一個全新的法網冠軍,對於普通觀眾來說,好奇心也在節節攀升。

期待,矚目,議論紛紛——

所有視線全部聚集在這場男子單打的半決賽之上。

對此,法網賽事總監伊瑟恩表示滿意,市場用實際行動說話,沒有費德勒、沒有納達爾、沒有高文,比賽也依舊能夠製造話題吸引視線,這也進一步助長了伊瑟恩的氣焰,他顯然不準備低頭妥協。

如果站在德約科維奇和穆雷決勝盤開始前的盤間休息時間點上,伊瑟恩怎麼也想不到,自己會在六個月後被迫辭職下臺,狼狽不堪地遭遇掃地出門,畢竟種種跡象來看,他的失職都沒有遭遇懲罰——

不僅沒有,而且比賽的走向、收視的爆發、票房的上升都給了伊瑟恩更多底氣。

那麼,到底發生了什麼?

伊瑟恩的得意忘形僅僅持續了不到十五分鐘,德約科維奇和穆雷的比賽就經過一個轉折,走向另外一個極致。

熙熙攘攘聚集在電視機前等待決勝盤巔峰對決的觀眾數量越多,也就意味著普羅大眾的期待值越高,一旦比賽的精彩沒有達到預期,那麼失望也就必然迎來雪崩,「矚目」,這是一把雙刃劍,可以成為伊瑟恩的底氣,卻也可以成為顛覆伊瑟恩的催命符。.五

毫無疑問,現實,是殘酷的,甚至可以說是血腥的——

人們,失望了,滿懷期待的關注終究全部都落空了。

進入決勝盤,緊繃著心絃的穆雷在拼下第四盤之後,注意力專注度明顯下滑,不單純是體能影響而已,更多是整個沉浸與專注,注意力潰散開來。

那種感覺就好像站在懸崖邊上,神經緊繃到極致,從第三盤到第四盤,隨時可能面對賽點輸掉比賽的危機讓整個人保持緊繃狀態,不敢有輕易放鬆,一直到連贏兩盤重新回到同一起跑線的時候,緊繃狀態稍稍松馳些許,卻再也緊繃不回來了。

反觀德約科維奇,在困境之中爆發出強烈的勝利慾望,進入決勝盤後,體能和專注全面提升一個檔次,整個狀態和節奏都回到昨天首盤比賽的強度。

此時就能夠看出德約科維奇的佈局,第三盤和第四盤的過程中,即使處於體力極點,他也沒有徹底放掉比賽,而是保持一定強度,讓對手繼續緊繃,輸掉的兩盤比賽最終比分都是「5:7」,這也意味著壓力強度一直保持到了盤末,看似激烈實則遊刃有餘,他全然不擔心自己輸掉的這兩盤。

然後,在決勝盤裡,德約科維奇再發力。

毫無疑問,德約科維奇對自己充滿信心、對穆雷也瞭如指掌。

以前,德約科維奇在對陣其他球員的時候就嘗試過這樣的策略,包括高文,大部分時候都能夠奏效,因為他有這樣的底氣,也有這樣的能力——

今天,也不例外。

一來一往,一加一減,整個差距就直接被拉開,整個決勝盤的質量,一落千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