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區,二發——

瓦林卡,拼發球了。

連續兩次被打斷,瓦林卡的倔犟脾氣也上來了,反正自己手握賽點,即使這一分丟掉也只是平分而已,他有退路;而且,瓦林卡對自己的手感自己的狀態有著絕對信心,他為什麼不選擇放手一搏呢?

於是,瓦林卡直接將二發當作一發,選擇拼發球。

他,拼進了。

一記時速195公里的二發,鑽入外角,撕開角度,又快又重地壓制高文的反手,宛若加農炮出擊一般。

轟!

重炮,來襲!

被動,被動,被動,高文渾身上下每一個細胞都在拉響警報,連續第二個發球都是非比尋常的意外。

這次,卻和上次截然不同——

但相同的是,高文預判準確、反應及時。

一個大跨步,腳步就已經快速到位;同時,雙手反拍早早引拍,第一時間就朝著來球位置迎冷上去。

顯然,高文已經提前預判到瓦林卡的發球選擇,外角壓制反手並且搭配側身正手進攻,這是一個經典戰術套路,根據瓦林卡今天的正手進攻狀態來看,他根本就不怕暴露戰術意圖,擁有絕對的自信。

這廂,高文已經做好預判並且做好還擊準備,如果他突襲直線,就可以打亂瓦林卡的側身進攻意圖,為破局爭取一線生機,但難度非常非常大;然而高文沒有預料到的是,瓦林卡居然選擇發球搏殺。

本來,作為接發球一方就處於劣勢,現在瓦林卡的搏殺成功又進一步打亂佈局,高文立刻陷入被動。

絕境!

然而,高文沒有任何慌亂和緊張,即使已經懸掛在懸崖邊上,大腦也依舊冷靜清晰,擊球動作第一時間就已經跟了上去,在接發球的時候任何一點點猶豫和遲疑都可能導致自己無法負擔的巨大偏差。

反手!

撞擊!

左腿蹬地支撐住身體前衝的力量,反作用力透過轉體動作完成推送,雙手反拍毫不猶豫地正面迎前。

緊接著,高文就能夠到層層疊疊的壓力鋪面而來——

擠壓。

瓦林卡的「二發」,速度和力量全部都相當於一發;但高文依舊當作二發來博,揮拍的時間和空間就遭遇到正面擠壓,不僅無法完整揮拍,而且拍頭速度也來不及提升,如果繼續強行打直線,出界就是大機率事件,甚至可能直接飛出雙打邊線。

直線,已經沒有可能。

甚至就連中路,也可能因為缺少控制而直接長出底線。

這也意味著,斜線,就是唯一選擇,但恰恰,這就等於落入瓦林卡的陷阱,一切進入瓦林卡的節奏。

怎麼辦?

電光火石之間,沒有時間緊張沒有時間恐懼,高文的雙手反拍就已經完成輸送——

斜線。

既然瓦林卡挖了一個陷阱,那麼高文就順從他的心意,讓他求仁得仁;不過,瓦林卡必須小心許願。

揮拍。

快甩。

繞頭。

此時,電視機前的德約科維奇和穆雷第一時間就注意到,高文雙手反拍的揮拍動作明顯做出了調整:

比平時更誇張也更延伸,一般反手揮拍的收尾動作在右肩附近,但現在高文持續繞著脖子回到後腦勺的位置,儘管前面拍頭速度跟不上,但後面依靠延續的揮拍動作將角度完全扯開,並且提升力量。

堪比全壘打。

所以,這意味著什麼呢?

德約科維奇和穆雷兩個人都是戰術佈局的大師,作為旁觀者,保持冷靜,縱攬全域性,一下就明白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