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斐爾納達爾,紅土之王,羅蘭加洛斯之王。

從前一拍背面單手反拍起高球,到這一拍長途跋涉滑步正手甩鞭救球,納達爾將自己的天賦與能力展現得淋漓盡致。

特別是在防守端的敏銳觸感。

如果有人好奇,明明納達爾狀態不佳,跌入十年最低谷,為什麼來到巴黎前四場表現卻依舊如此強勢,又為什麼能夠在今天的前兩盤牢牢壓制住高文,這,就是原因——

永遠不要小覷納達爾的鬥志,永遠!

這一分裡,納達爾已經被逼迫到了極致,高文將自己發球的優勢完美兌現,然而,搖搖欲墜的困境裡,納達爾再次展現出自己對紅土對菲利普夏蒂埃這片球場的熟悉與理解,硬生生依靠滑步和正手成功觸碰到了高文志在必得的高壓球。

而且!

不僅僅是防守救球而已,納達爾更是在防守端展現出一拍擊球轉守為攻的能力,全憑手腕的甩動和上肢力量的釋放,球拍就宛若甩鞭一般擊打出一拍斜線,沿著對角線的大角度方向全面疾馳飛行。

犀利,敏捷,輕盈,兇猛。

長劍出鞘。

從擊球線路就能夠看出來,即使在絕境之中,納達爾的強烈上旋依舊將拋物線的線路和角度完美控制,在球網附近尋找到一條狹窄的一線天,試圖撕破高文的封鎖,最後完成突破,並且進入界內。

驚心動魄的大斜線,讓全場屏住呼吸。

而球場對面——

高文,高度戒備,全面緊繃。

腳尖。碎步。

跳躍。調整。

高文,始終沒有放鬆警惕,因為他知道納達爾的能力、更知道納達爾的鬥志,哪怕自己已經完全佔據上風,只要這一球還沒有結束,就一切皆有可能。

2022年,法網半決賽,納達爾對陣小茲維列夫,首盤比賽進入搶七,小茲維列夫表現非常出色,“6:2”拿到連續四個盤點,幾乎所有人都認為這一盤勝利應該屬於德國人;而且,幾乎每一分的對決,小茲維列夫都佔據絕對上風,一步一步將納達爾推向深淵。

然而,最終比分“10:8”,西班牙人逆轉拿下第一盤。

一切,皆有可能。

更何況,現在高文才是落後的一方,在自己發球局裡遭遇漫長持久的拉鋸戰,他沒有掉以輕心的資格。

腳步,高文的腳步一直在調整,從前一拍落地高壓開始,就始終保持著腳尖踮起,重心完全輕盈靈動。

上步、橫移,心態下沉,目光微凝。

然後——

斜線。

巔峰時期的“費納決”,納達爾在極度被動下的正手穿越擊破費德勒的網前封鎖,一直就是最經典的畫面之一,作為觀眾,高文曾經無數次在電視機前見證過如此畫面,並且緊握拳頭為納達爾吶喊助威。

現在,則輪到高文親身體驗了。

踮步。

移動。

飛躍。

因為站在網前,速度加快、節奏加快,一切都摁下快進按鈕變得飛快起來,自然而然反應時間也被嚴重壓縮,移動已經來不及,必須飛躍起來。

身體,騰空而起。

高高地。

輕輕地。

眼看著,網球就要形成突破,但高文的身體延伸到極致,一個背身轉體,雙手反拍也演變為單手——

一伸、一攔。

騰空。

延伸。

身體擺脫地心引力的束縛,在半空中完全延伸開來,沒有技巧也沒有計算,只是依靠本能做出回應,將自己身體素質的能力毫無保留地展現出來,然後在內心深處默默祈禱,專注度已經達到了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