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8 不同理解(第2/2頁)
章節報錯
也就是說,哪怕包括ATP兩百五十積分的賽事冠軍在內,但現役球員也就只有上述十五人能夠做到這一點。
法國新生代“90後”球員盧卡斯普伊是最後一個完成如此壯舉的球員。
按道理來說,不同場地之間的差異正在縮小,同時,球員在不同場地的比賽風格也正在越來越趨同化,再加上2017年之後,“95後”全面崛起,橫跨三種場地奪冠的壯舉,實現難度應該逐漸降低才對。
然而……
並沒有。
從2017年到2022年,整整五年時間,這份名單依舊停留在“十五人”的位置上,沒有任何變動。
一直到2022年六月的馬略卡公開賽,西西帕斯登頂奪冠,完成草地冠軍的最後一塊拼圖,這才成為五年時間裡唯一一位在不同場地奪冠的球員。
其他新生代球員裡,小茲維列夫、盧布列夫、孟菲爾斯、錦織圭、施瓦茨曼、布斯塔等等,全部都缺少草地冠軍;梅德韋傑夫、弗裡茨等等則缺少紅土冠軍;丘裡奇、貝雷蒂尼等等則缺少硬地冠軍。
至於其他沒有提到的年輕球員,可能缺少的就不止一個場地型別的冠軍了。
這就顯得意味深長了。
專業人士們不斷強調,新生代沒有能夠崛起,主要就是因為四巨頭太過強勢,哪怕後來格局發生改變——
先是穆雷因傷差一點點就要退役以至於“四巨頭”變成“三巨頭”,後是費德勒和納達爾雙雙因為傷病困擾經常打打停停以至於ATP成為群雄圍剿德約科維奇的局面,但巨頭就是巨頭,威懾力依舊客觀存在。
然而,真的是如此嗎?
其實,伴隨著時間推進,包括德約科維奇也不例外,參賽數量急速減少,精簡賽程、圍繞大滿貫展開,甚至就連大師賽也偶爾會缺席,這也使得兩百五十積分賽、五百積分賽的競爭格局完全開放。
儘管如此,年輕一代的球員們依舊沒有能夠快速成長起來建立自己的統治力。
從“90後”到“95後”,能夠在不同場地奪冠的球員,一共就只有四人,迪米特洛夫、蒂姆、普伊和西西帕斯。
這一現象,值得細細深思。
視線,重新回到高文身上。
客觀來說,草地賽季還沒有開始,紅土賽季才剛剛到來,高文還沒有打過正式比賽,僅僅只是訓練賽而已,所以,高文是否能夠橫跨三種不同場地延續強勢表現,甚至登頂奪冠,這依舊是一個未知數。
但是,和那些“無腦吹”的媒體們不同,他們現在看到了高文的訓練賽,並且看到了高文的網球智慧——
短短不到四天時間而已,從腳步移動就可以看得出來,高文還是非常生澀,依舊還有很多東西需要學習;然而戰術層面上,高文卻已經漸漸摸索出自己的紅土風格了,一點一點從硬地戰術框架裡調整。
對此,羅伊格深表欣賞。
目前為止,圍繞高文的讚譽著實數不勝數,而且種類繁多,高文的戰術佈局和比賽智慧也得到無數認可。
不過,切換場地則是另外一回事,就連穆雷這位“戰術大師”,在不同場地的打法風格也沒有明顯區別,倒是費德勒和納達爾兩位“復古風格”的球員,往往會根據不同場地對自己的打法和戰術做出調整。
高文,更像後者,這也是羅伊格再次對高文刮目相看的根本原因。
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