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8 更高層次(第1/2頁)
章節報錯
“40:AD”,高文的第二個破發點。
蘇珊朗格倫球場群起亢奮起來了。
對法國觀眾來說,他們最希望看到的局面終於出現了——
更精彩的對決,更刺激的碰撞,更好看的回合。
於是,掌聲與歡呼洶湧澎湃了好一陣才平復下來,人人都在為蒂亞福鼓勵,並不是因為討厭高文,而是因為期待著蒂亞福能夠讓比賽更加精彩,至少第三盤值得一個更緊張刺激的收尾。
辛納深深覺得,自己就好像急風驟雨裡的一葉扁舟,竭盡全力發出的聲音卻輕而易舉就被巨浪吞噬。
但是,辛納沒有沮喪,不僅沒有,而且還豪情萬丈起來,注視著球場上的高文,沉著冷靜,信念堅定,由內而外地散發出一種強大的氣場,將全場躁動和狂潮全部壓住,炯炯有神的眼神透露出一種使命感:
就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一些。
猛地,辛納的心臟就炸裂開來。
啪。
啪。
蒂亞福拍球的聲音並不清脆,甚至有些沉悶,紅土將聲響吞噬,但諾大的蘇珊朗格倫球場卻鴉雀無聲,依舊能夠清晰地聽到拍球聲,一下,再一下,就好像撞擊在心臟之上一般,下意識地就屏住呼吸。
一發,內角。
蒂亞福拼球了——
因為蒂亞福也意識到這一分的重要性,所以此時此刻就展現出自己的大心臟,在破發點上拼了一個發球。
內角,時速203公里,而且落點刁鑽,幾乎就在T點上,僅僅憑藉肉眼來看,很難判斷是否出界了。
但邊線裁判和中線裁判雙雙做出雙手合攏的手勢:
界內。
蒂亞福,拼上了。
內角,直接就將高文完全調動了起來,腳步一蹬,身體就已經躥了出去——
被動。
極度被動。
和上一分一樣,蒂亞福在關鍵時刻透過出色的發球佔據主動;連續兩次,蒂亞福都選擇壓制高文的正手,從這裡就能夠看出,他還是顧忌高文的反手,緊要關頭還是下意識地壓制正手,製造優勢。
高文,並沒有提前移動,但並不意外蒂亞福的選擇。
身體,飛了起來。
然而,球速和落點的完美結合,還是讓高文陷入深深的被動,上半身舒展到了極致,腳步已經來不及,最後只能憑藉著上半身的延展完成揮拍觸球——
球拍,勉強觸碰到了網球。
但觸球時間著實太短,根本沒有時間增加摩擦,於是,高文乾脆就選擇手腕一推一甩,借力打力地順著身體移動的方向,利用慣性往前一衝,順勢完成擊球。
然後,網球就直接躥了回去。
反斜線。
網球朝著蒂亞福的左側飛行過去,但遺憾的是,線路和落點的控制並不好,基本就是一個半場球;而且拋物線沒有完全壓下來,蒂亞福將自己的力量優勢完全發揮出來,球質非常重,壓制住了高文的回球——
此時就能夠看出來壓制正手的效果了,:
如果是反手,在揮拍時間和空間遭遇壓縮的情況下,高文透過借力打力就能夠將力量更多推送回來,製造出不同的擊球效果;但正手在沒有辦法完成有效揮拍的情況下,就很難做到這一點。
蒂亞福,上網了。
第一時間,蒂亞福就意識到自己的發球效果不俗,腳步切入底線,緊接著就快速跟進,來到前半場。
腳步調整,強行側身。
蒂亞福並沒有中規中矩地選擇反手擊球,而是透過連續腳步調整——
側身正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