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7 標籤球員(第1/2頁)
章節報錯
巴黎觀眾的挑剔和麻煩,舉世聞名,真正頭腦發熱的話,就連東道主球員都可能被噓到懷疑人生。
然而,首次出戰羅蘭加洛斯的高文,卻在一場球迷活動之中,贏得現場觀眾的熱議,並且衝入熱搜?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高文征服了巴黎觀眾,這群挑剔的觀眾就如同夏天的暴雨般,時時刻刻都可能翻臉,前一場比賽還將球員吹捧上天,下一場比賽可能就將球員打入地獄,翻臉速度比三歲嬰兒還快。
四大滿貫的觀眾,也就只有法網能夠讓一貫優雅從容的費德勒失態了。
丹森完完全全能夠理解本內特的意外和激動——
這確實值得細細研究,隱藏在這個想象背後的脈絡是怎麼回事,一次意外一次巧合,還是一次必然?
本內特細細地觀察了一下丹森的表情,他也沒有再繼續拖拖拉拉,為了避免繼續耽誤會議的程序,他也就再次開口,直接切入正題。
“查理,我想說的是,我認為高文非常適合成為耐克全球品牌形象的一部分。”
“我們應該重新考慮高文的價值和定位,也許,現在是時候制定一個全新計劃,正式進入下一個階段了。”
砰!
一枚重磅。
在耐克,群星薈萃,想要成為真正的頂級待遇,肯定沒有那麼簡單,公司內部對於不同專案不同運動員的定位也都有分級,能夠成為全球品牌形象定位的球員,翻來覆去也就那麼屈指可數的幾位而已。
這些球員,往往就被稱為“標籤球員”,即使在數不勝數的明星球員之中,也是屈指可數的頂級巨星,每一個標籤可能就意味著數十億數百億美元的商業價值。
一直以來,高文的級別已經非常高了,畢竟背靠華夏市場,再加上耐克願意分割出一部分銷售分紅,整個定位、營銷和計劃自然也就不同,去年休賽期裡,耐克用高文串聯幾位巨星的廣告就是一個體現。
但有一說一,整個網球專案的比重,在耐克內部也還是第二梯隊,自然而然,高文的位置也遠遠沒有達到最高層——
一個最直接也最顯著的體現就是,耐克對費德勒的定位。
耐克和費德勒的合作將近二十年,雙方成就彼此,很大程度上,費德勒就是耐克網球專案的最頂級代言,整個地位可能還稍稍在小威廉姆斯之上,並且成為耐克網球形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但是,放在耐克整個品牌形象的高度,費德勒的位置就只能算第二梯隊,比如不同領域頂級巨星攜手合作的廣告或者活動專案裡,費德勒肯定會出現,不過也絕對不是核心人物,出場時間和位置都不太多。
畢竟,全球範圍內,足球依舊是第一運動。
也正是因為如此,2018年三月,費德勒和耐克的合約到期,哪怕費德勒前一年剛剛贏得澳網和溫網冠軍,打破三年多的大滿貫冠軍荒,並且緊接著成功衛冕澳網,但耐克依舊沒有給予費德勒相對應的待遇,甚至可以說是消極的。
其中一大部分原因是因為耐克對費德勒的年齡、健康、職業生涯長度懷有疑慮,他們並不認為費德勒能夠繼續站在金字塔頂尖太久;但不可否認的是,背後也能夠看出,耐克對網球市場缺少足夠的信心。
耐克是如此,阿迪達斯也是如此,兩大巨頭對於網球市場的定位,始終不能算是第一梯隊。
但現在,本內特卻丟擲一枚重磅——
他的意思,並不僅僅是將高文提升到一個全新高度,更重要的是,提升整個網球運動的市場比重。
毫無疑問,這是一次突破,甚至可以說是破格性的突破。
在本內特看來,現在是時候進行下一步了。
整個會議室裡,鴉雀無聲,腦海裡思緒翻湧,每個人都知道這句話到底意味著什麼。